第189章 ,/.

茶已经正式重新出世,算告一段落,李言念准备去看看自己前几天酿的酒。

 他以前跟着阿母学酿酒的时候,就是酿制的过程最糟心。

 等待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要保持周围环境的稳定,温度湿度空气都有严格要求。

 那时候还没有这种专门的评判体系,只能靠老师傅手把手的教人,所以学个技术的门槛是很高的。

 一般的酒坊都有专门的地下酒窖,在这相对稳定的小地窖中,能最大程度保证酒的正常发酵。

 酒窖也一直到现代也还有人在用,但也有更合适替代的地方,专门的温室能够恒温恒湿,非常适合酒的发酵过程。

 李言念这里也有一个小的温室,他酿的几种酒都放在里面。

 酿制时间很短,只需要几天就能酿出的酒,在古代称作‘醴’。

 现代这种酒一般很少见了,是烈性酒大行其道的天下,但是有些自酿的米酒也可称作醴。

 李言念现在酿的这也算是米酒,只有一点点的酒味,像饮料多过像酒,只有喝这种酒,才能有古人的那种‘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量吧。

 一个大缸中酒是他酿的酒,这里面就只有粳米,米被拨开在周围,中间挖出一个坑,方便取酒。

 刚靠近就是浓烈的谷物发酵的味道,然后带着点甜丝丝的酒香,闻起来味道非常好。

 只是这种未经过蒸馏的酒,都是非常浑浊的,唐朝时平民喝的所谓‘绿蚁酒’就是比较出名的一种。

 ‘绿蚁酒’其实就是米酒,但是现在的米酒酿出大都是淡白之色,酿酒的米也不会呈绿色,完全没有诗中‘绿蚁新醅酒’的感觉。

 根据李言念的了解,绿蚁酒的酿制方法,和他了解的现代米酒酿法基本一样,现在绿蚁酒酿不出就不是酿酒方法的问题。

 酿酒的米也基本没什么区别,最后李言念发现是酒曲制作方法的问题。

 现在酒曲制作有一套完美的工业系统,做出的成品质量非常高,不会有什么杂质。

 而古时候没有这种条件,能制作出纯净的酒曲,里面总会掺杂一些杂质,所以在发酵过程中总会有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