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国工兵7天24小时工作!”(第3页)

 笑话果然闹出来了。四季豆,闵志新订在食谱里。美国承包商按时采购来了。闵志新一看,是一粒粒白豆子,中间还生着一条红线。

 闵志新:“这豆子我没见过,不是四季豆,退回去。”

 美国承包商:“四季豆是什么豆,我也没见过。”

 闵志新哭笑不得,也解释不清:“四季豆不是豆,嗨,下一次你给我买长一点的豆角就行了。”

 辣椒,更把承包商折腾苦了。第一天,承包商送来的是青菜椒,闵志新不满意:“这个不辣,明天送辣的来。”

 什么样的辣椒才辣呢?尖的。第二天,承包商送来了尖尖的朝天椒。闵志新气的:“辣成这个样子,能当菜吃吗?只能当调料。”

 什么样的辣椒才辣得合适呢?红的。第三天,承包商送来了圆乎乎的肉济济的红柿子椒。闵志新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又不送辣的来了?”

 不辣不行,太辣也不行,青得不行,红的也不行,不尖不行,尖了还不行。中国官兵到底要什么样的辣椒?

 “是那种又长又尖的带辣味的青辣椒。”闵志新连说带比划,费劲着呢。

 美国承包商一点不生气,甚至委屈求全:“能否请贵军官到金边市场买回一个辣椒来,给我们做个样品。”

 如此折腾,我作为翻译都动了恻隐之心。

 而“九头鸟”闵志新如是说:“吃联合国的饭,承包商就是司务长,不严格要求不行。虾臭了,拉回去。香蕉烂了,重新送。面包要塑料袋包装的,纸包装的不卫生,换了包装再拉来。光想便宜不行。我也有体谅他的时候,大米面粉好储存,叫他一次拉一个月的来,不用天天送,这不给他省点油费吗?”

 人家态度满好,你生气他不生气。如果承包商一气之下不来了怎么办呀?

 “他有什么气可生?我算过,我们顶多每天吃到5美元,他7.8美元中标,赚得多呢!他想赚他的钱,我想让部队吃饱吃好,整天就是动这个脑筋。”

 中国人的食品结构,着实让精於计算的闵志新感到,吃联合国的饭吃得亏。他动员大家在3.9公斤的总量里面吃好的吃贵的,向7.8美元靠拢,就是上不去。要了一次咖啡,试喝了一口,大家嫌苦。要过一瓶蚝油,试吃了一下,大家嫌腥。早上吃面包抹黄油吧,又嫌太腻,只好全部换成果酱丶花生酱。老外三餐面包,吃成品,价钱可以吃上去。中国官兵中午晚上要吃大米丶面粉丶吃炒菜,吃的都是原材料,靠自己的炊事班加工,价钱当然吃不够。光是早上吃面包喝牛奶,开始90%的人拉肚子丶胀气,好几个月才能适应过来……

 一位从国内来的记者问我们一个战士:“听说这里的夥食不错?”

 战士不假思索地回答:“也没啥,就是牛奶面包呗!”

 记者接着问:“听说你们抽的都是好烟?”

 战士接着说:“也没啥,就是大中华呗!”

 在柬埔寨,大中华才两美元一条,确实很便宜,但内行的人都说这可能是冒牌货。战士们这种不满足的口气,弄得视牛奶面包和大中华为高档品的记者半天没回过味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