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旅记秦天命玄鸟

第229章 大道无私,然,苍生有情(第2页)

 “不知是何方高僧驾临?在下乃凤仙郡郡侯差下官吏,在此奉命张贴榜文。”

 那带冠的几人中,又分出一人,整了整衣冠,走出屋檐,当先行礼问话道。

 “贫僧乃是自东土大唐而来,欲往西天灵山拜佛取经的僧人,敢问官人,张榜为何?这城内为何又如此荒芜?”

 虽然恨不得直接跳过这些无所谓的“剧情”,但是做事要有流程,陈启也只能耐下性子,只微微加了“点”速道。

 那官人听着陈启口中吐出又快又急但还算清晰的话语,也未多虑,只当是外邦人的习惯,但听完之后,神色一动,可见些许喜色。

 东土大唐?西天灵山?

 不明觉厉,但听上去似乎都是些有本事的和尚?不然怎敢夸此海口?

 而猴子眼珠一转,已将目光投向了那人手中的榜文,又得了陈启示意,赶忙猴急的抢过榜文道:

 “嘿嘿,好端端的,你家郡侯差你张贴什么榜文?给我老孙看看!”

 话落,那官人便见猴子只毛手一晃,自己手中就变得空落落一片,榜文则跑到那毛手之中了!

 不自觉的握了握空荡荡的右手,官人苦笑一声,也未阻拦,只因猴子露出的这一手,反让他心中的某个猜测愈发确定了。

 “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窃因郡土丰饶,黎元繁庶,讵料连年亢旱,二载干荒。

 民田龟裂而军畿焦枯,河床尽露而溪涧绝流。井栏苔厚而无汲,泉眼泥封而断源。豪户尚能苟延,寒门焉得续命?

 恰逢昨夜梦遇神人指点,将有贤人过,可祷雨救民,为此出给榜文,恩当重报。惟望贤人揭榜见吾,愿以千金奉谢,决不虚言。”

 两年?不是三年?

 猴子将那榜文张开后,虽有八戒挤到一旁窥探,但为方便陈启和沙僧,仍一字一句的念出,而听完那榜文所言,陈启却是眼前一亮!

 “咦?你这凤仙郡内已连续两年干旱,而且昨夜还有神人给你家那什么郡侯上官托梦?”

 通读完全篇,猴子顺手便将榜文塞回官人怀里后,摸了摸下巴,打量着那人神色,眯起双眼,颇有些意味深长道。

 巧,实在是太巧了,他们是今日到的,昨夜就刚好有人托梦,让那劳什子郡侯张榜?

 而且天不下雨?

 必是人主无德啊!

 想起先前望气所得,与师父无缘无故,忽然在路上谈起的话语,猴子心中竟已模模糊糊的将前因后果猜到七八!

 那郡侯……不会当面骂了玉帝老官儿吧?

 区区一介凡人,真是比我老孙还勇啊!

 饶有兴趣的刚勾起嘴角,猴子便听到对面的青衣官人拱手苦笑道:

 “不瞒几位神僧长老,却是如此之巧。但见几位长老气宇轩昂,非同寻常,想来郡侯夜梦的贤人就是诸位了。万望诸位看在本郡万千黎民百姓份上,施手救上一救!”

 青衣官吏也不知晓眼前这群和尚到底是不是郡侯要等的贤人,所以也不敢声张,只低声弯腰相请道。

 “悟空?”

 心中激动,但陈启却未自作主张,只眼睛明亮的看向猴子道。

 只有两年!只有两年!

 是因为自己赶路赶的快?

 可老唐遇到的自己也没错过多少啊?

 还是因为……

 暂且将这些无谓的猜测甩到一旁,陈启只知道,这次凤仙郡内,必将不会再死那么多人!

 因为如今尚是夏日!

 虽然错过了春耕,但只要降下及时雨,不说晚稻之类的轮耕作物,哪怕只是山林重回绿泽,那些百姓都不会饿死多少!

 生命自会找到出路!

 如果说一年大旱会让生民艰难困苦,两年家破人亡,三年十不存一的话,那么如今的一年半就仍称得上有救,为时未晚!

 而猴子哪次让陈启失望过?

 迎着陈启激动之下,亮晶晶的目光,猴子眼中带笑,眨动两下,便转身对青衣官吏,洒脱挥手道:

 “这有何难?我老孙翻江搅海,换斗移星,踢天弄井,吐雾喷云,担山赶月,唤雨呼风,那一件儿不是幼年耍子的勾当!区区行风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