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道无私,然,苍生有情(第3页)
“嗯,待我老孙上天一行,就能令到雨来!”
本想夸下海口的猴子,忽然想到那什么上官,下官的郡侯,八成是得罪了玉帝,而老龙王又最是懂时势(贪生怕死),若喊他来布雨,怕是又要推三阻四。
不是头疼脑热,就是家中生娃!要么就是未带龙子龙孙……
哼哼,真当他老孙没看出来那老儿先前的推诿之心?
不过念在交情不浅,都是多年老友的份上,懒得当面拆穿罢了。
于是猴子脸上的笑容一滞,忙中途改口重笑道。
对于能不能求到雨,猴子倒是从未怀疑过,毕竟这可是他老孙的面子嘛!
“如此甚好!甚好,那还请几位长老稍等,我等去见过上官郡侯,好让郡侯前来相迎,不失了礼数!”
听闻猴子如此自信的话语,那青衣官吏并他身后的几人齐齐一喜,千恩万谢的拜过猴子,又匆忙分出两人,急急奔向府衙。
见这官吏如此会做人,猴子满意点点头,又挠了挠脸颊,小声嘀咕道:
“这厮看上去蛮讲礼的,怎对那郡侯将上官连一起称呼?”
“嘿,猴哥这就有所不知了吧?那上官二字,搞不好是人家郡侯的姓氏呐!”
八戒将担子放下,请着陈启坐下后,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一头,对着猴子咧嘴得意笑道。
“这人还有姓上官的?我倒知些轩辕,公孙之类的姓氏。”
猴子对八戒这有意的炫耀倒是无所谓,摸了摸下巴笑道。
“嗨,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那姓氏奇怪的多了去了,我当初听人讲的那百家姓里面,上官后面还有欧阳哩!”
八戒摆了摆手,仗着自己当初在高老庄等地,路过私塾的时候,好歹还听了那些小童诵读《百家姓》的一两句,立马叉腰自得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姓氏其实都是有由来的,或是因先人的身份,譬如王公贵族子孙,演变出来的公孙姓氏。
或是因先人受封的官职,封地,继承而来,比如司马,司徒之类的姓,八戒提到的那个欧阳,就是传说其先人受封于‘欧余山之阳’而来。”
见猴子和八戒谈论起了姓氏,陈启坐在一旁,因为心中的急迫感消失了大半,难得拾起自己身为师父的职责,乐呵呵的给三个徒弟讲解其中渊源道:
“甚至还有因为先祖的从事的技艺行业为名,譬如染衣,漆雕之类,亦或仰慕汉化,取一些寓意好的词语截断为姓,像我朝那位尉迟大将军的姓氏,就是由此而来。”
“总的来说,姓氏是可以变迁的,他可能会因为先人荣耀,增字添字,也可能会因为后人得罪了人,避祸逃生,减字改字,复姓变成单姓。”
“那岂不是说,我老孙若有了后人,还可以姓齐天大圣?”
三徒弟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猴子更是眼前一亮,直接举一反三道。
“那我老猪的就姓天蓬!”
八戒不甘落后的急忙开口道。
“那我的是不是就可以姓卷帘了?不不不,还是姓沙吧。”
沙僧乐呵呵的跟了一句,但想及曾经那份前途无“亮”的官职,还是摇了摇头否认道。
与其姓那晦气的名字,还不如等去了灵山得果位后,跟着果位姓呢!
“咳咳,悟空,八戒,老沙,大家都是出家人,收敛一点,收敛一点。”
陈启被这三人的奇思妙想逗乐,但笑着笑着,想到了佛祖的大逼斗,还是抖了抖身子,决定正经点道。
“那师父你要是有了后人应该姓什么?”
猴子三人哪里看不出陈启这是在假正经?不仅没有收敛,反嬉皮笑脸着向陈启问来道。
“嗯……这个嘛,我觉得陈姓其实挺好的,好歹也是上古大姓,但是因为沾了我那御兄唐皇的光呢,姓唐其实也不错……”
陈启摸了摸下巴,认真思考起猴子几人的提问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