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杨朱
陈秋贤接着说道,“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一家之言,应该博取众长。本文搜:有书楼 免费阅读
教育的目的是让百姓增加生存手段,让整个民族思想进步,提高生产力。
说通俗易懂一点,就是让百姓吃饱穿暖,之乎者也、诗词歌赋,至少不适合当下。”
蔡瑷说道,“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字体采用简体字,拼音识字法也可以推广。”
陈秋贤微笑着看向大家,“很好!文字的目的是为了大家便于交流,而不是显示学问高深。
我们大家发展教育都要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有利于天下百姓,而不是有利于管理者。”
………
众人不断点头,陈秋贤观点十分大胆,这让大家充满期待。
“陈将军,听闻你对杨朱学派很认同?”祢衡问道。
祢衡的话让无数人惊讶,在场的人都是见识非凡的人,他们了解的杨朱极少,因为历代统治者严加控制。
杨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杨朱学派创始人。
杨朱主张“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
杨朱是道家最早的代表人物。
杨朱学派和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力最大,孟子曾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
由此可见当时杨朱学派的影响力。
陈秋贤微笑着点了点头,“我是无意之中了解杨朱学派的思想,对于杨朱这个人,我个人心生敬佩!”
祢衡说道,“历代以来,所有的人都把杨朱当成自私自利的人,有一句话叫一毛不拔说的就是他。”
陈秋贤面带微笑的看向众人,“杨朱原话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拔掉我身上一根毛能让全天下人得利,这种事情我不干。
单独看这句话,我们会认为杨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典范。
而我们将后半句话给他删了,后半句话是: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意思就是拔掉我身上的一根毛让全天下得利,这种事我不干,但是让全天下都给我好处,这种好处我也不要,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不取天下人一毫,不利天下人一厘,那就不需要什么仁义道德,也不需要严刑峻法,天下自然就会得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