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348章 祢衡的转变(第3页)
“契约精神以前我不懂,我认为只有胜负,如今我逐渐明白了,不讲契约的话,普通人根本无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契约无处不在,以华夏政府和百姓为例,政府和百姓之间就是依靠契约在维系,想要实现法治,那么就需要在法律之下,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维系。
之前我不懂“法治核心是政府守法”这句话,如今我明白了。
只有当拥有权力的人守法,这个国家就好治理了,因为权力受到了限制,大家按照契约(规矩程序)办事。
朝廷时期,维护朝廷的不是契约,而是皇帝的威权……”
袁绍拿着手里的报纸有些激动,他此前设想过,或许华夏想把自己这些人变成华夏附庸,如今不同,华夏是希望和自己这些人合作,不过,看到竞争二字,他不由担心起来,皇权最怕的就是竞争,竞争代表着透明度增加,
这会让人民对统治逻辑产生疑问,这是大忌。
不过,这些是后话,袁绍相信,自己到时效仿朝廷,西周修建类似于长城这样的边塞,对百姓施以严酷法律,只要不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自己就一定是安全的。
吕布很是兴奋,他看到自己海外称王那一刻,这让他对接下来的洛阳之行充满期望。
刘备心中五味杂陈,既又对接下来称王的信心,也有对华夏承诺的放心,不过,更加有无法反攻华夏的无奈。
“子扬,按照陈秋贤所说,我们恐怕会永远无法反攻华夏?”这一刻,刘备心中喜忧参半。
“大王,臣不相信华夏不犯错,机会肯定是有的。”刘晔的劝解恐怕他自己都怀疑。
“收拾一下,我们也该前往洛阳了。”
“喏!”
舒县的孙策看完报纸,嘴角微微上扬,他心中疑惑少了大半。
孙策心中还有一个比建国更加重要的愿望,那就是报仇,他知道,想在大汉报仇不现实,出海后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