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379章 倒逼地方主动监督(第3页)
再说了,华夏价值观不需要所有的人喊口号,需要的是让上下所有的人过好日子。
这样一套制度就能实现基层监察上层,因为民会都是这样一层一层上来的,他们代表的才真正是华夏百姓,他们的权力也才真正是华夏百姓赋予的,这时,他的质询也好,问政监督也罢,必然以百姓利益为先,原因很简单:不这样做,他的政治前途完蛋不说,还会面临将来就业巨大麻烦,甚至还会吃官司坐牢。
在这种前提下,监督机构和拥有行政职权的政府之间勾结可能性进一步在降低。
陈秋贤说道,“加快动作,在各地官员还在适应学习华夏新政之初,就要给大家脖子上套上绳子,要让所有的人知道,华夏政府和朝廷不同,朝廷监督是看皇帝眼色,华夏监督机构,我陈秋贤也没有权力插手。”
“将军放心,今年之内必定完成。”荀彧信心十足地说道。
“各地法院、警察、廉政部门都要跟进。
我一首认为,管理国家实则就是管理官员,只要他们不乱来,天下定矣!”陈秋贤接着说道。
毛阶赞同道,“目前,可能最不缺人的就是我们
廉政司的人。
你们知道廉政司有多少后备人员吗?”
提到这个,毛阶一脸骄傲,这几年,廉政司查处的80%以上案件都是民军百姓举报提供的线索。
张昭看着一脸得意的毛阶问道,“孝先,你总不能说比华夏民兵还多吧?”
张昭说完,特意看了军方贾诩等人一眼。
“那肯定没有这么多,如今廉政司正式人员213人,而后备人员10万多人。”毛阶微笑着说道。
不要说其他人,陈秋贤都是一脸震惊,“孝先,你说多少?”
“准确来说,10.23万人。”
“怎么这么多人?”
“将军难道忘记了?廉政司当初组建时的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