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屠城后逼着我推翻皇权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第544章 孙权的见解
蒯良说道,“孤现在有些明白了,陈秋贤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所处角度不同,看到的世界大不一样。!纨,本¢神¢颤- ~冕-费\越`毒/
如果站在天下绝大部分人的视角,你会发现皇室宗亲、世家豪族和权贵们的贪得无厌,你会发现他们无休止的压榨剥削…
如果你站在皇子皇孙角度看,你心中忍不住要歌颂设计这套制度的人,因为他能让自己从小高高在上做人上人,从小锦衣玉食,那时你会忍不住赞美他…
你异度叔父如今是华夏日报主编,他的责任是揭露华夏黑暗一面,并且准确及时将发生的各类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告诉华夏人民,他不需要隐瞒任何事情,只需要实事求是就行。
可我们……”。
蒯祺接过话说道,“可我们想要统治,想要蒯家人世代高贵,那么就要选择性的告诉庶民百姓。
对我们有利的告诉他们,对我们不利的就不要告诉他们。
儿臣在华夏时,奉高有一座很大的图书馆,里面陈列了商鞅的商君书,里面有驭民五术,这些思想在华夏广泛被批判,不过儿臣认为,商鞅将人性看的很透,他利用人性弱点设计了一套服务于帝王的制度。¢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
儿臣的建议是,南阳国应该学大汉朝廷,表面是儒家等级制度,骨子里使用商鞅的帝王之法来管控百姓。
华夏的土豆红薯进来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战争,大家吃饱问题不大,只要我们控制好南阳国人口,将来实现长期统治并不困难。
不过,父王,华夏书籍报刊必须禁止,华夏如今百姓什么都敢说,就连陈秋贤他们都敢批评,主要责任就是报纸没有底线。”
蒯良欣慰的点了点头,一开始,他真的担心华夏把自己儿子带坏了,带偏了。
如今看来,自己儿子还没偏,至少他知道,华夏那一套并不适合如今的南阳国。
“孤打算把锦衣卫交给你,南阳国臣民不允许任何人收集观看华夏报刊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