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孙权的见解(第2页)

 南阳国从华夏购买了造纸技术和报纸印刷技术,我们也要开设报纸,不同的是,我们报纸目的是稳固蒯家世代统治。 

 不能让臣民知道外面的世界,我们要塑造一个外面到处是敌人的氛围,让南阳国百姓恐惧担心,让他们感受到,离开蒯家就会活不下去。?j_w¢x*s?.^o¢r*g^” 

 “喏!” 

 孙策和黄祖最近在两国边境不断调兵,大战一触即发。 

 孙策看完手里的报纸,脸色阴鸷的将一叠华夏日报递给了一旁的孙权。 

 孙权看完以后,微笑着说道,“王兄,庐江国也是时候管控华夏的报刊书籍了。” 

 孙策和周瑜情同兄弟,可是这种事情他依然不敢让周瑜参加,道理很简单,庐江国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姓孙。 

 “仲谋,说说你的想法?”对于这个兄弟,孙策很是喜欢,尤其是孙权政治上表现出那种超过同龄人的成熟。 

 “王兄,以两汉为例,西汉表面是亡于权臣王莽,东汉表面上看是亡于宦官和外戚争斗。 

 实质上,两汉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百姓活不下去了。 

 虽然有汉武帝的推恩令,可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历朝历代的权贵是在不断增加的,每一个皇帝上来,为了拉拢都要大肆分封一大群人,这些人和他们后代就会组成一个庞大肉食阶层,推恩令推的不是减少钱粮,推的是减少权力,推的是王爷、权臣后代对皇权的威胁减少。 

 一代一代下来,推恩令把他们权力推掉了,可是他们后代不断变成地方地主,一代一代叠加下来,建国初期的无主之地基本都变成权贵后代子孙的土地。 

 百姓呢?以西汉高祖刘邦为例,建国时人口只有1500万到1800万,而到了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时,人口达到6000万上下,那时百姓们耕种的土地抛开赋税,根本无法养活一家老小,那么只要有人煽动,必然天下大乱。”孙权缓缓说道。 

 “仲谋,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孙策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