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我改主意还来得及吗(第3页)
现在很多的乡镇企业,都是站在国企边缘生存,都还没做好断奶的准备。”
似乎见到罗家坪有些不解,一旁的刘秘书解释道:
“家坪同志,老集体多半靠着社员卖苦大力存活,根
本没有生存能力。
但他们又一首认为自己有主管部门,政府不会弃他们于不顾;所有的债务、亏损和拖欠工资等问题,他们最后都会一股脑丢给政府。
上次有个老集体是做山货的,几个月没发工资了;结果就有人在大雪天堵住了公社,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对这些老集体,现在有个说法,叫他们‘三无企业’——无技术、无人才、无主张。
要是发展不好,将来又会有一批职工堵大门,成为新负担。”
罗家坪听罢,点了点头:
“万书记和您都是高瞻远瞩,肯定都从大局出发……”
他的话音未落,李玉山却是打断道:
“大局太过沉重。
家坪,我想你从小处着眼,来说说你为什么要建这个大集体。”
“书记,我如果说现在改主意了还来得及吗?”
李玉山面色一肃,对着一旁的韩国正道:
“听说家坪同志除了正常的休息外,每个月公社和生产队还给批了几天假。
我看,这个完全没必要。
家坪同志总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他文章写得好,那是他在劳动中特有的感悟。
咱们应该多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下地多劳动……”
罗家坪:……咦?李书记,你这是拿我当生产队的驴使唤?
好吧,我还真吃这一套!
“李书记,有关集体企业的事,我确实有些想法要说。
不知道大岗队分产到户,未来会不会成为主流?”
李玉山点了点头:
“社员们毕竟不是圣贤,有时候手里有了经营权,才能调动积极性。”
“那问题就来了。
提升了积极性之后,原本一亩土地需要三个人打理;现在只需要两个,那剩下的那人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声道:
“您让我从小处着眼,我的心很小,小到只看到那个多出来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