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在迷茫、挣扎中探路(第3页)

 其实,这个虽然短期内可以提高社员的积极性;但长期来看,分散的生产最终还是会有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但中国农村人口这么多,肯定得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包产到户最终成了问题的次优解…… 

 想不到李玉山和罗家坪竟然也能考虑得如此深远,并且以另外的方式成功探索出另一条路子…… 

 此时,他的笑意己经深入眼底,温言问道: 

 “玉山同志,这种探索之路应该很困难吧?你们有没有推广这种模式的想法?” 

 李玉山:……困难?想法是罗家坪提的,路子是他趟出来的,好像也没

感觉有多困难! 

 不过,面对领导提问,他自然知道应该怎么说: 

 “说句不怕领导责怪的话,我们当时也迷茫、挣扎,甚至是自我怀疑过: 

 要如何联系外商,如何说服社员参与进来,如何不被外商牵着鼻子走…… 

 我们就像是蹒跚学步的婴儿,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但我们最终都不忘初心、坚定了信念,并暗暗鼓励自己: 

 在我们这个相对不发达的地方,每一个小小的成绩,都是在拮据、困顿和挣扎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们绝不能轻言放弃!” 

 见包括张书记在内的所有人都己动容,李玉山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停止了煽情: 

 “有了孔集公社的带头模范效应之后,竹编厂己经跟周围其他七个公社加强联系;现在手中的订单己经覆盖八个公社,有望在下半年为该地区每个家庭增收100-300元,甚至更多。” 

 此时,在座的领导听到这样的成绩单,都是长舒了一口气。 

 刚刚李玉山的一段煽情,让他们有种身处国旗下的肃静。 

 此时再听到这种成绩,不管是外表沉静的张书记,亦或者内心激荡的其他人,一种对同志的尊重和自豪感都是油然而生! 

 这就是一个人民公仆该有的模样,所有人都应该活成他这样! 

 这一刻,所有人骄傲着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