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江东周瑜(第2页)

 随后,她转头对侍立一旁的侍女道:“劳烦取一把琵琶来。” 

 不多时,侍女捧来一把紫檀木琵琶。王镜接过,指尖轻轻拨动琴弦试音,动作娴熟。 

 周瑜见状,眼中欣赏之色更浓:“看来今日能得闻君侯妙音了。”说罢,周瑜也端坐于琴案前,修长的手指轻抚琴弦,调弦试音。 

 一旁的孙策迫不及待道:“那便开始吧!” 

 周瑜率先起音。 

 随着他指尖一挑,清越的琴音流淌而出。琴声如潺潺流水,又似林间微风,悠扬舒缓。 

 王镜轻吸一口气,随即拨弦。 

 她怀抱琵琶,指尖轻拢慢捻,琵琶声时而如珠落玉盘,时而如急雨敲窗,与琴音交织,竟似早己配合多年般默契。 

 随着曲调推进,王镜的指法竟然越来越快,琵琶声渐渐变得激昂起来。 

 周瑜忽然抬眸,手指不自觉地慢了一拍,但很快调整过来,琴音一转,跟上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乐声此刻己如惊涛拍岸,气势磅礴,仿佛蕴含着千军万马,又似有气吞山河之势。 

 庭院中,孙策原本只是静静聆听,此刻却被这激昂的曲调激得热血沸腾。 

 他“铮”的一声拔出佩剑,剑锋在月光下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随着乐声的起伏,他的剑招也越来越快,身形在庭院中腾挪闪转,衣袂翻飞间带起阵阵劲风。 

 他的剑法刚劲有力,却又带着几分潇洒飘逸。剑锋划破夜空,衣袂翻飞间,竟与乐声完美相合。 

 王镜低垂着眼睫,指尖在弦上翻飞,整个人仿佛与乐器融为一体。琵琶声时而如暴雨倾盆,时而如雷霆万钧,将整个庭院的空气都搅动得躁动不安。 

 周瑜的琴音此刻也变得铿锵有力。他的眉头微蹙,全神贯注地追随着王镜的节奏,琴声与琵琶声交织在一起,竟似两个高手在过招一般精彩。 

 孙策的剑势愈发凌厉,大开大合,剑气纵横。 

 他的每一次挥剑都精准地落在乐曲的节拍上, 

 忽然一个腾空翻转,剑尖首指明月,落地时正好踩在乐曲的一个重音上。 

 三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乐声与剑舞融为一体。 

 王镜的琵琶声引领着整个节奏,她的手指快得几乎看不清动作,只有一连串激昂的音符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周瑜的琴音则如影随形,时而附和,时而对抗,将这场音乐对决推向高潮。 

 最后一串音符如惊雷般炸响,随后戛然而止。三人同时收势,庭院中一时寂静,只余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周瑜缓缓收回按在琴弦上的手,望向王镜的眼神中满是惊艳与赞叹。 

 他的指尖还微微发颤,方才那场酣畅淋漓的合奏让他心潮难平。 

 他凝视着眼前怀抱琵琶的女子,月光为她镀上一层清冷的银辉,却掩不住她眉宇间那股凌厉的气势。 

 方才那曲琵琶,哪里只是寻常音律?分明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壮志在弦上铮铮作响。 

 每一个急促的音节都像在叩击他的心神,每一段激昂的旋律都似在向他展示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眼前这位昭宁侯,分明就是那蛰伏的蛟龙,只待风云际会便要腾跃九天。 

 那琵琶声中暗藏的锋芒,那指法间流露的霸气,绝非寻常诸侯所能及。 

 他自幼习琴,最懂音律如人。王镜的琵琶曲里,他听出了吞吐天地的野心,听出了运筹帷幄的从容,更听出了那份不甘屈居人下的傲骨。这样的人物,怎会甘于偏安一隅? 

 “君侯的琵琶技艺……”周瑜轻声道,声音有些沙哑,“当真是瑜生平仅见。” 

 王镜将琵琶轻轻放在一旁,她抬眼看向周瑜,唇角勾起一抹浅笑:“周郎琴艺高超,能即时应和这等急曲,才是真正令人佩服。” 

 孙策收剑入鞘,大步走来,脸上还带着未褪的兴奋红晕:“妙极!这曲子听得人热血沸腾,我都不自觉要舞起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