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水镜先生
六月盛夏,正是荆襄之地暑气蒸腾的时节。′5-4¨k`a_n^s\h,u,.\c¨o/m·襄阳城内,蝉鸣声此起彼伏,道旁的垂柳纹丝不动,连空气都凝滞得能拧出水来。
王镜正在行辕书房内批阅公文。案几上堆着几卷摊开的文书,青铜冰鉴里镇着的酸梅汤泛着丝丝凉意。
她刚搁下朱笔,就听见亲兵在门外禀报:“周都督求见。”
周瑜一袭月白长衫踏入书房时,带进一阵裹着荷香的穿堂风。却见他神色清朗,拱手笑道:“主公,您托我寻的水镜先生,如今有下落了。”
“司马徽隐居在岘山南麓的白水书院,每日辰时开坛讲学。听者常至数十人,都是荆州一带的青年才俊。”
司马徽的名声,王镜早有耳闻,这位隐士性格温和,善于识人,虽未出仕,却在荆州士人圈子里极有分量,凡经他品评过的人物,往往能声名鹊起。更要紧的是,此人门生故吏遍布荆襄,说是“荆州人才库的钥匙”,毫不为过。
王镜忽然笑道:“听闻这位水镜先生评点人物,向来清雅有识鉴?”
周瑜接过侍从奉上的凉茶,轻抿一口,“正是。从前刘表曾数次遣人礼聘,皆被他以山野之人不堪世用婉拒。倒是庞德公、黄承彦这些名士,常与他煮酒论道。”
王镜站起身,窗外的阳光透过竹帘,在她衣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越是如此,越该去访。备车吧,这就去白水书院。”
三日后清晨,王镜换了素色深衣,只带着两名文士装扮的随从登上岘山。
行了约莫半个时辰,转过青石牌坊,便听见松林深处传来清越的钟磬声。?x,w!q¢x^s,.!c,o`m\
白水书院建在瀑布环绕的平台上,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其间,几间古朴典雅的房舍在绿意中若隐若现。这里便是司马徽讲学的地方了。
三十余名学子跪坐在蒲团上,当中那位老者,广袖垂落,悠然抚琴。有弟子通报来客时,琴声恰停在最后一个泛音上。
水镜先生微微一笑,麈尾轻拂,目光温和地望向王镜,道:“贵人从何而来?”
“从中原来。久闻先生学问渊博,特来请教。”
司马徽颔首,伸手示意:“既是贵客,不妨一同入席。”
王镜谢过,在席间落座,身旁是一位气质卓然的青年。他一袭素白长衫,腰束素色丝绦,一头乌发以玉冠束起,脸侧清瘦轮廓分明。他腰间悬着一柄古朴长剑,虽收在鞘中,锋芒内敛却不容小觑。
见王镜坐下,他微微侧身拱手,低声道:“在下颍川徐庶,字元首,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王镜回礼:“在下望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