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水镜先生(第3页)
“二位皆具慧眼,日后必成大器。”水镜先生眼角细纹里蓄着温润的笑意。
……
讲学结束后,众弟子三三两两散去,王镜主动走到徐庶身旁,笑道:“元首才学不凡,今日能与兄共论,实乃快事。不知兄台接下来有何打算?”
徐庶收起竹简,道:“正要归家。”
王镜眼中笑意更浓:“元首若有闲暇,不妨一同去吃茶。”
徐庶朗然一笑,欣然应允:“固所愿也。”
二人并肩走出书院,山间小径蜿蜒,远处汉水如带,映着夕阳余晖。
王镜的马车停在不远处,她伸手示意:“元首若不嫌弃,可与我同乘。”
徐庶也不推辞,拱手道:“那便叨扰了。”
车中平稳,王镜看着徐庶,忍不住问道:“元首胸怀韬略,如此才学,为何甘于隐居?若出仕为官,定能大有一番作为。”
徐庶望向远山,轻叹一声:“世道昏乱,未遇明主耳。”
王镜目光深邃,缓缓道:“若有一人,志在天下,元首可愿出山?”
徐庶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虽曾涉猎道家典籍,却从不是避世之人,心中向来藏着实干之志,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利国利民,成就一番功业。
他随即笑道:“姑娘所指,莫非是靖王殿下?”
“正是。今靖王新定荆州,百废待兴,正渴慕贤才。且靖王素有声名,仁德布于西海,又能礼贤下士,非寻常权贵可比。”
徐庶仍有疑虑,眉峰未舒:“我虽听闻靖王贤名,却未曾与她深交,不知其性情究竟如何,他日政见能否相合,彼此是否相得。”
“况且今靖王权势鼎盛,正处繁花似锦之时,某乃寒门白衣,名不见经传,既无显赫家世,亦无丰饶资产,如今不过游学西方之书生,恐难入其法眼。即便有心投效,也无门路得见如此贵人。”
王镜听之,却不以为意,笑道:“元首何必过谦?美玉韫于石中,终有剖璞见华之日;明珠沉于渊底,亦会为识者探得。以兄之材,如兰生幽谷,自有芬芳远播。说不定哪一日,靖王殿下闻此异香,便会屈尊亲至,登门寻访呢。”
她的笑意更深了些,唇角微翘,宛如水墨画中一笔轻描淡写的勾勒,让整幅画卷瞬间鲜活起来。
“望姑娘此言,倒是令人宽慰。”徐庶不禁莞尔。
“你我一见如故,若仍以公子姑娘相称,反倒显得生分。如今我既唤你元首,你便以我的字相称,唤我照君便是。”
“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