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登基大典
翊京城门处的恭迎仪式刚毕,王镜身着玄甲,在荀彧率领的文武百官簇拥下步入都城。
而在此之前,贾诩早已快马加鞭赶回,凭借其老辣的手腕安抚了朝中尚存疑虑的少数人,将一切可能的动荡消弭于无形,整个朝廷已然如臂使指,只待新主定夺。
登基前的礼仪程序旋即启动,主簿杨修奉王镜之命,以刘协名义起草《禅位诏》,昭告天下。
“朕闻五运推移,天命无常。汉室气数已尽,亿兆黎民推戴明主。靖王王镜,英武圣明,德配天地,功盖寰宇。今朕顺天应人,禅位于王镜,以安社稷,以慰苍生。”
诏书宣读之日,文武百官齐聚大殿。
王镜听完诏书后,再三推辞,直至荀彧率百官再三叩请“国不可一日无君,主公若不受天命,天下恐再生祸乱”,王镜这才长叹一声,做出“不得已而受之”的姿态,颔首应允。
禅位仪式终了,王镜随即下旨,封刘协为“山阳公”,赐山阳郡为其封地,许其在封地内沿用汉家正朔,祭祀先祖,且享有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礼遇。
至此,汉室四百余年的基业正式落幕,新的王朝缓缓拉开序幕。
……
禅位诏书宣读后的第三日,刘协正收拾行囊,预备前往山阳郡就国,伏寿却并未随行。
她站在殿前,褪去华服,只着一袭素色长衫,长发松松挽起,再无珠翠点缀。
“陛下,”她开口时,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恭谨,反倒多了几分轻快,“这些年,多谢你护着我。但往后,我不想再做伏皇后了。”
刘协抬眸,见她眼里没有半分怨怼,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澄澈。
他轻声问:“那你想做什么?”
“做我自己。”
“我想走出这宫墙,去看看洛阳城外的邙山,去趟江东的烟水,听说蜀地的雪山直插云霄,我也想去瞧瞧。路上遇到什么新鲜事,便写下来,或许能攒成一本游记。”
刘协望着她,忽然笑了。从少年时一同在宫中度日,到后来共历风雨,他们之间从没有寻常帝后的缠绵,倒更像一对互相取暖的玩伴。他知道她被困在这四方城里有多闷,也懂她此刻眼底的向往。
“好。”他拿起案上的笔,“那就写和离书吧。从此你不是伏皇后,我也不是汉室天子,只当是两个老朋友,各自上路。”
伏寿也笑了,取过另一支笔。两人并肩坐在案前,竹简上的字一笔一划,没有半分迟疑。
“伏寿与刘协,结发数载,然性情各异,志趣不同。今自愿和离,各奔前程。伏寿愿游历山河,刘协赴封地安居。此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刘协写“愿伏氏此后自在随心,遍历山河”,伏寿写“祝山阳公在封地安享岁月,无牵无挂”。
墨迹干透时,伏寿将属于自己的那卷竹简仔细折好,塞进袖中。
她站起身,对着刘协福了一礼,却不再称“陛下”,只道:“伯和,保重。”
“伏姑娘,也保重。”刘协拱手回礼。
宫门开启时,伏寿没有回头,她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冬日的晨雾中。
从此,这世上少了一个皇后伏寿,多了一个游历四方的女子伏寿。她的游记或许会流传天下,成为启朝最畅销的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