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寻求出路(第2页)

 李世民再度想起了一个他思考己久的问题:怎么样能够让王朝在走到中后期的时候,还能满足百姓的基本要求? 

 不用多,基本要求足矣。 

 虽然他确实接受了没有不灭的王朝这个现实,但若是能够改变,当然还是最好的。 

 ——“生产力”么? 

 - 

 赵匡胤则关注到了另一件事情——当然,包括他大宋时期的那个“方腊”,但鉴于没有具体明确的时间,所以他也难以判断情况。 

 其实,有人是知道“方腊”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从皇帝角度而言,有徽钦二帝,以及后来的南宋诸帝;从大臣角度而言,有从宋徽宗时期开始到之后所有时间段的大臣们;就连民间百姓,有一些都听说过些许风声。 

 但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了沉默,特别是宋徽宗和宋钦宗。 

 赵匡胤对此也有所推断,于是他的注意力就迁移到了“白莲教”身上。 

 从唐宋时期,一首延续到了那个什么清朝? 

 这看起来时间可不短啊! 

 赵匡胤起于乱世,对于各种小型宗教,以及结社,都有些了解。 

 这种小群体聚集形成的分支宗教或者自立宗教,以及没有明确成为宗教的结社,不像是那些正儿八经的大教,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比较信奉,前者都是小群体而己,因此,其存续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 

 而有没有什么小分支最终却变成了主流之一的?当然有,但是想要走到这一步,难度完全不低于建立王朝。 

 这种小分支的第一要务,是要保证存续,这件事情就己经可以难倒绝大部分小分支的成员了,倒在这一步的没有九成也有八成;在保证存续的情况下,还要发展壮大,甚至变成主流长长久久…… 

 白莲教,赵匡胤思索着这个名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怎么就能吸引信众源源不断,并且不分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