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寻求出路(第3页)

 到了后来,白莲教的教义还是最初的教义吗? 

 至于说百姓想要的现实利益,他赵匡胤能给,也给得起。大宋能给,也给得起。 

 所以,真正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在等到大宋传上几代之后,怎么能依旧给得起? 

 ——一首的压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赵匡胤清楚这一点,非常非常清楚。 

 在解决武将的问题的时候,他就不是搞什么一味压制,而是用土地、爵位、高官厚禄、子孙福禄去交换这些人手中的兵权。 

 这难道只是因为他赵匡胤心善吗? 

 当然不是。 

 是因为他知道这种方法才是比较好用的方法。 

 而那些武将们欢欢喜喜地接受了他的条件,还来了一次君臣相和的佳话,是因为他们忠君爱国吗? 

 也不是。 

 是他给这些武将们留了可见的出路,自身又有强大的力量罢了。 

 百姓们也是这样,需要朝廷有绝对的武力压制,又需要朝廷给出一条可见的出路。 

 不然,只有出路没有武力,他们就不会愿意老老实实地待着;只有武力而没有出路……慑于强大力量,确实可以

维持一定时间的表面稳定,但时间一长,总有人会忍不下去。 

 那么怎么做呢? 

 土地,总是有限的,而大族对于土地的渴望永远是无穷无尽的,百姓对土地的渴望同样永远无穷无尽。 

 但大族往往牵涉朝堂,相较起来还是百姓比较好处理、好满足。 

 只要给他们一条出路…… 

 土地说到底也是因为这是最简单的活下去的资源,并且最为稳定。但对于百姓而言,能够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稳定还要排在后面…… 

 所以,能不能让他们接受一个不那么需要土地但也能活下去的出路?大宋能不能制造出来这么一个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