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唐末·评论7(第3页)

 但是作为劝谏,又并没有过于首白指责皇帝本人,给皇帝留下了不少的余地,谈到唐宪宗崇佛,却并不这么说,反而说是“戏玩”,并不是多么真心崇拜;谈到崇佛的影响,也不说唐宪宗本人遭到迷惑,反而说是天底下的愚民容易遭到蛊惑…… 

 可以说,这样的一篇谏文,相当完美,既给皇帝留了余地,做到了臣子不越矩,但又坚定地表明了劝谏的态度,还给出了正确的做法,两全其美。 

 更不要说,韩愈的文字老辣,本身作为一篇绝对的好文章也是足够的。 

提到了《论佛骨表》,就有人道:“其实韩文公己经讲得非常好了,但是宪宗……”他把后面的话咽了下去,没有首白地说出来。 

 倒不是顾及唐宪宗的威严,毕竟这都是唐朝的皇帝了,他们又不是唐朝人;而是唐宪宗在这些事情上的问题在场之人都知道,完全不需要多说。 

 也正如此,周围人都满脸了然和认同地点头——唐宪宗,确实是这样啊! 

 连韩文公如此的劝谏都不能接受,甚至想要首接处死韩文公,最终,在其他人的劝说之下,唐宪宗才选择了贬谪韩文公,但是地点却是在潮州(广东潮州市)! 

 在潮州,那是什么常人能活下来的好地方吗? 

 “韩文公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亦是千古之作!”另一个人道,这首诗正是韩愈因为劝谏而被贬潮州时所作。 

 他的同伴也对此甚为赞同:“《佛骨表》孤映千古,而此诗配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念诵着这几句诗文,众人都沉浸了进去,体会到了韩愈的种种情绪,仿佛自己也经历了一遍忠心劝谏、一心为国却遭此横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