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农民起义的波涛【直播】今天有猫了吗
第566章 北宋环境(第2页)
——镇压方腊起义还挺迅速的,看样子对于北宋朝廷来说、对于北宋的精锐军队来说,这件事情并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大事,也不是什么会大量消耗己方力量的困难任务。
这种并不太困难、也没有给朝廷精兵造成大量损耗的事情,怎么能影响到这些军队后续的北上伐辽的作战呢?
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重大影响好不好!
况且,要是北宋朝廷的军队连镇压方腊起义都非常困难,受损严重,那他们还做什么北上伐辽的美梦?连农民起义都打不过,就能打得过敌军了?
“所以,果然还是宋徽宗这些人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个北上伐辽,最后反而反过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吧……”不少人想到这里,脸上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确实,果然如此,完全不感到意外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北宋所处的周边环境。】
【在北宋存在的大部分时间中,北宋都有两个重要邻居:西北方的叫做西夏;而北方的那个邻居,叫做辽,统治者是契丹,境内也有汉人;非常重要的燕云十六州地区,是在辽的手中。】
【——这属于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及太宗赵光义,都曾经试图夺回燕云十六州,但全都未果。赵匡胤也就算了,他还没有来得及走到攻打辽的那一步就己经驾崩;而赵光义,他对燕云地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作战,不仅没有成功,还落下了一个驴车漂移和高梁河车神的“美名”。】
【至此之后,北宋对外战略开始进入了收缩防御阶段,主动出击减少,被动防御变成了主流,许多人己经成为了主和派,可能是认为出兵胜算不大、可能是认为不出兵更加符合朝廷所需、也可能是单纯的畏战怕死。】
【也很少有人再提起要北上出兵,进攻辽,并夺回燕云十六州的事情了。】
【当然,假如只是这样,那或许还在不少人的认知范围之中;但是北宋还干出来了另一件事情:和辽签订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