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北宋环境(第3页)

 【这件事情发生在北宋第三个皇帝,宋真宗在位期间。】 

 赵匡胤坐首了身体,神情严肃而凝重地等待接下来的内容。 

 ——这段历史,从前面的叙述中他可以判断出来,非常有名。但对于赵匡胤而言,这反而不是什么好消息。 

 通常而言,一个王朝灭亡的大概过程,对于读过史书的人而言都多多少少能记得一部分,比如,有个什么大贪官,比如,有个什么愚蠢昏庸的皇帝,比如,有哪个重要人物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这也只是“记得大概”。 

 因为这些情况都大同小异,大体情况和流程都是一样的。 

 如果一段王朝灭亡的历史能够被所有人所耳闻,被几乎所有人都能说上一二,那……那只能说明,这段亡国的历史实在是太过出众,或者,太过特殊,太过惊人。 

 一段亡国的历史,过于独特,过于惊人,过于出众……能是什么好事儿? 

 亡国还能亡出来花样?! 

 杨广那种亡国的方式算是非常有特色的

一种;胡亥那种亡国的方式同样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但是剩下的,多多少少都有些类似——大宋,不,北宋的亡国方式,又能有什么新花样? 

 赵匡胤想不出来。 

 但,他越是想不出来,就越对可能的情况感到恐惧。 

 ——大宋不会真的搞出来什么超乎想象,以至于被所有人都记住的亡国方式吧?! 

 他一点也不想要收到这样的答案。 

 他宁愿大宋平平无奇的,毫无记忆点的灭亡,就和大多数王朝一样,有一个昏庸无能愚蠢还只知道享乐的皇帝,有一个或者几个不干好事蛊惑皇帝的奸臣,有一些在其中搅风搅雨谋求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 

 这就行了。 

 亡国而己,不需要有什么新花样,不需要费心琢磨要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式。 

 ——赵匡胤没有发现,他现在己经完全接受了北宋将要亡国的事情,并且不再为此而愤怒焦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