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紫驼之峰出翠釜(第3页)
这边腌制着,那边把驼峰丝从冰水里捞出,开始起锅,化了一块猪油之后,加入葱姜蒜末爆香。
放入驼峰丝大火快速煸炒至微焦,沿锅边淋入料酒增香去腥,随后依次加入火腿、玉兰片、香菇、鸡胸肉丝翻炒均匀,调入盐、酱油、醋、味精调味。
大火爆炒之后放入韭黄段,快速翻炒后用水淀粉勾薄芡,颠锅使芡汁均匀裹附食材,临出锅烹上一些藤椒油,就可以装盘了。
“五丝驼峰,历史也很悠久的一道菜了。”沈墨介绍道,“我也就是翻看古菜谱时偶然看到了这个菜名,是河西走廊的传统名菜,这是我根据我的理解进行烹饪的,尝一尝吧?”
几个人纷纷拿起了筷子,夹了一筷子五丝驼峰送入了口中。
驼峰肉质本来就以丰腴肥美著称,经过浸泡与爆炒后,脂肪转化为胶质,入口软糯滑嫩,但不同于普通肥肉的油腻,因其纤维紧实,咀嚼时带有微妙弹牙感,使口感达到“肥而不腻”的平衡。
火腿丝咸香醇厚,玉兰片与冬菇丝脆嫩清甜,韭黄段鲜
嫩多汁,鸡脯丝细腻柔滑,五丝与驼峰的软糯形成鲜明对比,口感层次丰富。
调味并不算很复杂,只是简单的咸香口,突出驼峰的天然脂香,辅以火腿的咸鲜与香菇的菌香,整体风味浓郁而不失清爽。
而且不仅是风味,沈墨在挑选材料时也有下一些功夫,驼峰丝呈淡黄色,火腿红亮,玉兰片洁白,冬菇深褐,韭黄金黄,整道菜的颜色十分好看,而且爆炒时油脂与高温激发的香气混合,既有驼峰的脂香,又有韭黄与香料的清新气息,嗅觉上也能带给人以冲击。
“紫驼之峰出翠釜…”沈墨默念着杜甫《丽人行》里的这句诗,也是忍不住感叹,不愧是老祖宗严选,这东西和一般的脂肪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