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药王孙思邈,大唐女圣的萌芽!
“陛下。¢白¢马,书′院? ,追·蕞·辛?蟑+结′”
“今年元月正旦,四海商行接连推出了玻璃制品、雪糖,风靡天下。”
“三个月间,聚拢财富至少两千万贯。”
潜龙卫统领没有丝毫犹豫,一股脑的将四海商行的情报吐露了出来。
“多少?”
“2000万贯?!”
李世民酸了,牙都要被酸掉了。
大唐从贞观年间开始实行轻徭薄赋,一年赋税收入还不到3000万贯。
四海商行只用了三个月就获利超过了2000万贯,一年下来至少8000万贯,这比大唐一年的赋税的两倍还要多,他这个大唐皇帝还没有太子富裕,上哪说理去。
“那香皂、药皂、白皂,朕知道,大抵与澡豆相仿。”
“玻璃制品、雪糖又是怎么来的?”
羡慕之下,李世民不由得询问起了四海商行这些出售的商品来历。
“陛下。”
潜龙卫统领继续道:“四海商行每个月都会前往终南山,最初是在太子别苑,现在连带着周围数十个庄子全都有所往来,只是因为这些庄户非常警惕,没有任何势力能发现端倪。”
“五姓七望、门阀世家无一例外,全都派人前去想要探知四海商行的秘密,尽皆有来无回。”
“不对。”
听到这,李世民眼眸眯了眯,露出了摄人的目光:“依你所说。”
“去岁,四海商行仅兜售三皂,便已获利八百万贯。”
“香皂、药皂固然价格高昂,白皂呢,朕可是听说就连寻常百姓都能买得起。”
“这样说来,东宫生长这些东西需要的人力、物力非比寻常。”
“今年又增加了玻璃制品、雪糖,他哪来的那么多人,就靠一万多庄户百姓?”
‘............’
潜龙卫统领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别的表情,不再是一潭死水。
“陛下。”
“终南山460里,绵延京兆府治下十余县。”
“生活在终南山下的百姓多达十余万,最近半年来涌入的流民更是不计其数。”
“太子封地之中至少有数十万人。”
‘???’
此时此刻,李世民都露出了惊色,终南山有几十万人,太子要做什么。
“启奏陛下。”
“东宫招揽流民大多为老弱妇孺,青壮不足一成。”
“主要招收了不少工匠。”
潜龙卫统领好像知道他在想什么,补充了几句。
‘呼!!!’
顿时,李世民悬在嗓子眼上的心这才回到了胸腔内。_齐,盛!暁/说\徃_ !醉-薪¨蟑,結¨庚·歆/筷`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他打消了觊觎四海商行的念头,终南山生产出来的东西,那可是太子的封地,圣旨明文宣告天下,他作为皇帝如何能掠夺储君之物,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陛下。”
“魏王最近动作频频。”
“太仆少卿结交拉拢了太仆寺诸多官员。”
“想来,谯国公应是知晓了太仆少卿所为,这才想要辞去交州都督一职,回返长安。”
“哼!!!”
闻言,李世民冷哼一声,不屑道:“他以为青雀要造反吗?”
“还是说,他认为夺嫡之争连朕都把握不住,会牵连柴家。”
“朕这个外甥自幼像极了嗣昌兄,行事稳重,瞻前顾后,不似三姐无所顾忌。”
“也罢,他想回来,就回来,多年未曾给嗣昌兄、三姐扫墓,朕成全了他的孝心。”
“来人,拟诏。”
“是,陛下。”
一旁的御前内侍赶忙应声,准备记下诏书内容。
“谯国公柴哲威驻守交州,安抚百姓,使安南平顺,有功于社稷。”
“着即卸任交州都督一职,改授左千牛卫大将军、上护军,荫一子为轻车都尉。”
“陛下。”
黄门侍郎再度入内禀报道:“鄂国公有奏,请递辞呈。”
“尉迟恭?”
李世民表情一僵,这位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亲信居然也上表辞呈。
不过,他转念一想,尉迟恭今年已经57岁了,一生厮杀留下的创伤不计其数,就连他自己都深感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何况是远在夏州的尉迟恭。
就是因为他相信尉迟恭,这才将任其为鄜、夏二州都督,这两州可是关中北部的门户。
相比于程知节,尉迟恭属实有些悲催,程咬金为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一直在长安,嫡长子程处默为从四品明威将军,嫡次子程怀亮娶了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三子程处弼为从四品上太子亲勋翊卫中郎将、东阿县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