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药王孙思邈,大唐女圣的萌芽!(第2页)
尉迟恭的嫡长子尉迟宝琳只是从四品上的卫尉少卿,协助
卫尉卿掌供宫廷、祭祀、朝会之仪仗帷幕,通判本寺事务,二子尉迟宝琪、庶子尉迟环更无一官一职在身。
“尉迟恭老了,授开府仪同三司,允其致仕还家。”
“次子尉迟宝琪授从五品上奉车都尉职,荫庶子尉迟环四转勋官骁骑尉,视同正六品。”
对于尉迟恭,李世民有些感情,但不多,一挥手许出去了两份恩典,一个是掌驭副车的散职,一个是勋官。
“是。”
黄门侍郎记了下来,小心翼翼的询问道:“陛下。”
“交州都督、鄜、夏二州都督该作何处置?”
“嗯?”
龙目一转,李世民沉思了片刻,沉声道:“交州都督、鄜、夏二州都督一并裁撤,以刺史统管地方。.8^4\k/a·n¨s·h`u\.`c/o*m_”
大唐天下四夷宾服,除了河西及北疆之外,余下都督府留着也没多大意义。
“是。”
黄门侍郎随之退出了甘露殿。
“你马上派人前往塞北,朕要知道李君羡究竟在做些什么。”
“是。”
潜龙卫统领同样下去安排了。
注视着他离去的背影,李世民一步一步走到了甘露殿前,看着天边即将落下的夕阳,眼中浮现莫名的神色:‘高明,你究竟要做什么?’
........
同太极宫一墙之隔的东宫,承恩殿。
“咯咯咯!”
“小姑姑,等等我!”
两个小人儿在北苑相互追逐着,手中牵着一根风筝线,不是太子嫡子、唐王李厥和新城公主,又是谁呢。
8岁的新城公主穿着粉色襦裙,扎着发髻,婴儿肥的小脸上还有两个酒窝,甚是可爱,在前面奔跑着,4岁的李厥平时服用血牙米,气血旺盛,像个小牛犊子一样在后面追着。
“兕子。”
“最近身体可好些了。”
太子妃苏子衿坐在凉亭中,一脸心疼的看着晋阳公主李明达。
许是年岁愈渐长大,12岁的李明达哪怕服用了金线米和玉蜀黍所制膳食,却也无法彻底压制住先天气疾带来的影响,小脸又恢复到了之前那般苍白,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好多了,嫂嫂不必担心。”
李明达小脸露出了一抹笑容,懂事的回答道。
“这...”
听着李明达说话声音都极为微弱,如同初生的小猫咪,苏子矜心中一紧,愈发担忧起来。
“娘娘。”
“孙真人到了。”
穿着一身宫装,明媚大方的武媚踩着小碎步走了进来,轻声禀报道。
“快请。”
苏子矜绝美的脸上掠过一抹惊喜之色,连忙叮嘱下去。
“是。”
武媚二话不说,转身下去安排了。
没一会儿,一名穿着布衣,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者出现在苏子衿面前。
“山野之人见过太子妃、晋阳公主。”
“孙真人不必多礼,还请你给兕子看一看。”
面对孙思邈,苏子衿给予了足够的尊敬,让出了身边的位置。
‘唰!!!’
孙思邈早在多年前就曾为长孙皇后、晋阳公主看过,今日一见,倒是让他有些意外,李明达看起来还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苍白的肌肤下却隐藏着旁人看不见的血色,气血、呼吸明显更为茁壮。
当即,这位大唐有名的大医国手为晋阳公主看诊,望闻问切无一不用。
“孙真人,如何?”
苏子矜瞧着孙思邈看诊之后陷入了沉思中,不由得为李明达捏了一把汗。
“敢问太子妃娘娘。”
“公主殿下可是最近半年来进食了滋补之物?”
孙思邈那浑浊的老眼变得格外澄澈通明,询问道。
“是。”
苏子衿点了点头。
金鸡米、金线米都是一阶灵米,玉蜀黍是一阶灵植所结果实,其效力不亚于百年山参、灵芝。
“那就没错了。”
孙思邈捋了捋颌下花白长须,成竹在胸道:“我方才为公主殿下把脉,发觉其身体成长较快,骨骼、血肉之生长同样会让先天气疾发作更加频繁,只需要一些引子,便会步入无法收拾的地步。。”
“数月前,公主应该曾发作过一次,只是被压制住了,贫道更诧异的是公主体内有一股寒意,护住了她的心脉,以至于先天气疾无法威胁到其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