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开民之智,科举制
“不错,便是开民之智!”
夏禹看着夏崇和顾念笙震惊的模样,当即点头道。
“可若百姓开智,朝廷以何治理?”
多年来,历朝历代之所以启用愚民政策,便是因为百姓愚昧,才更好掌控。
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能根据朝廷下发的政令前去行事,每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只有如此,百姓们才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其他,也没有野心去推翻当朝。
可若是开启民智,百姓心中诞生野心,届时对于政权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听到夏禹的话,夏崇眉头紧锁,他感觉,开民治智弊大于利。
若真按照夏禹的安排,开启民智,届时这祸患会不会比世家之祸更大?
闻言,夏禹摇头道:“父皇,想要治理天下,使得我大夏永享安宁,靠的并非是百姓们懂不懂知识,靠的是我大夏之君是否贤明,我大夏之臣是否廉洁奉公,而不是百姓是否懂得朝政!”
“若我大夏君明臣贤,百姓纵然开启民智又如何?于百姓而言,他们的要求十分简单,不过是一日温饱而己!”
“若我大夏君昏臣贪,纵然百姓愚昧,可也会奋起反抗,周末时期便是明证!”
“周朝传承数百载,为何分裂七国?便是因为周末时期周朝君主骄奢淫逸,先祖等人这才奋起反抗,真正覆灭周朝的并非百姓,而是周朝的当权者!”
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后,夏禹继续道:“只要我大夏君主做到以民为本,以民为重,我大夏纵然开启民智,也能永久传承下去!”
“岂不知,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
见夏崇和顾念笙都是露出一抹深思之色,夏禹继续道:“儿臣以为,开启民智,不仅对我大夏无害,反而有巨大的利益,毕竟,百姓懂知识,晓礼法,知晓何为天地君亲师之理,那么纵然那些野心家有谋反心思,可却无百姓追随,他们以何发动叛乱?”
“如此,只要我大夏历代君主贤明,便能使我大夏永久的传承下去!”
“而且,开启民智后,我大夏也将能彻底摆脱世家的束缚,届时只要把控好科举制,以三司监督,以夕阳卫查探科举之人的上下五代,如此便可使得我大夏吏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