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手记短耳的兔子
第338章 回国后的热潮·国际患者的预约(第3页)
“苏医生,艾米的邮件要怎么回复?”小周拿着打印好的邮件过来,上面标了几个重点,“她问能不能先寄点调理茶,等暑假带女儿来面诊。”
“告诉她可以,”苏怀瑾接过邮件,笔尖在“舌象偏红”旁画了个小圈,“先寄金银花薄荷茶,让她每天泡一杯,叮嘱别吃草莓、芒果这些热性水果。附张简易舌象观察图,让她每周拍张照发来,我们调整方案。面诊的话,提前两周预约就行,陆医生会同步监测血常规,让她放心。”
小周应声走后,林晚秋递过来一杯刚泡的山楂荷叶茶,茶汤清亮,飘着淡淡的果香:“你看,这才是真的‘走出去’——不是在论坛上被多少专家鼓掌,是有人在西雅图的厨房里,等着你的茶包;在伦敦的奶茶店,想把你的方子调成当地人爱喝的味道;在悉尼的晨光里,对着你的穴位图试着按揉。”
苏怀瑾看着窗外,河坊街的老槐树刚抽出新叶,有几个金发游客正对着仁济堂的牌匾拍照,手里拿着小周刚发的体质自测图。阳光落在茶盏里,把茶汤染成浅金色,像盛着一整个春天的暖意。
她忽然明白,所谓“国际影响力”,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是具体的信任——是艾米愿意寄来女儿的舌象照片,是小张愿意停掉炸鱼薯条试试祛湿茶,是王先生愿意相信穴位能让血压稳一点。这些细碎的信任,比任何奖杯都珍贵,因为它们落在生活里,落在实实在在的健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