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墨砚村·墨为魂

离开听风驿时,风里的话语还在耳边缠绕。阿芷的两生草朝着东北方倾斜,草叶上沾着的沙粒被风一吹,露出底下泛着的淡青色——那是草木清气染的,越往东北走,空气里的墨香越浓,混着松烟的醇厚,像有人刚研开一锭老墨。

 走了四日,望见一片被竹林环绕的村落。村子里的房屋都是青瓦白墙,墙根下堆着半人高的砚石,石上的纹路像极了墨在纸上晕开的痕迹。村口的老槐树下,摆着数十张石桌,桌前的人都低着头,手里握着刻刀,在砚石上细细雕琢,石屑落在地上,竟泛着墨色的光。

 “这就是墨砚村?”张木匠凑到一张石桌前,看着匠人刻砚台,木鸢在他肩头歪头瞅着砚池里的墨渍,“这墨闻着咋这么暖?像揣了块热乎的糖。”

 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正在给砚台打蜡,听见这话抬头笑了:“客官是外乡人吧?咱村的砚台用的是‘还魂石’,墨是‘传心墨’,研出来的墨里带着念想的温度——给远方的人写信,字里能摸着家里的暖;给故去的人写祭文,墨里能闻见生前的香。”

 他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草棚,棚里堆着十几方裂开的砚台,砚池里的墨渍焦黑,像被火烤过。“可惜喽,这阵子砚台总在夜里发烫,写好的信搁在砚上,天明就成了灰。昨儿个李阿婆给当兵的儿子写平安信,墨刚干,砚台‘腾’地冒火星,信烧得只剩个角儿。”

 吴仙拿起一方裂开的砚台,指尖触到砚池,传来灼人的烫意,砚石的纹路里竟嵌着细小的火星。“这不是普通的烫,”他指尖凝起灵力,探入砚石,“是有东西在烧墨里的念想。”

 阿芷的两生草忽然缠上那方砚台,草叶抖动着,从砚石缝里抽出一缕淡红色的烟。烟里裹着个模糊的影子,是个妇人在灶台前揉面,嘴里念叨着“等娃回来吃馒头”。“草说,这烟里有娘的味道。”阿芷轻声道,“是被烧碎的念想,还没散呢。”

 村东头传来一阵咳嗽声,众人循声走去,见一间石屋里,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对着一锭墨发愁。老者手里的墨锭泛着青光,却在不断冒烟,像要自燃。“是守砚人石伯。”少年跟过来说,“咱村的传心墨都是他熬的,还魂石也是他带人从后山采的。”

 石伯见众人进来,叹了口气,将墨锭搁在石案上:“三百年前,逃难的人路过咱村,带来了还魂石的矿脉,说这石头能存念想。后来流云宗的仙师路过,教咱用松烟混着草木的灵气熬传心墨,说‘墨是念想的骨,纸是念想的皮’,墨在,念想就不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