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苍穹问天沫凡晨
第1155章 守书台·墨骨(第3页)
雨停时,暮色正顺着竹梢往下滑。阿芷蹲在砚台边,从怀里掏出块干净的帕子,蘸着雨水轻轻擦砚台边缘的划痕,帕子很快被墨染黑:“草说这些字在等,等有人再念一遍……不念也没关系,竹风能记着的。”
吴仙伸手握住念归幡,幡面上又添了一颗星辰,这颗星泛着墨色的光,带着竹露的清苦和陈墨的厚重,星纹里淌着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泪水滴进砚台的嗒嗒声、风吹竹叶的呜呜声,还有无数声被岁月磨淡的“记着啊”。他忽然明白,有些故事不必刻在碑上,磨穿的砚台,种活的细竹,混着骨粉的墨,都是它们的年轮。
“往东北走,是望乡渡。”墨渊望着天边最后一缕光,光里浮着些竹影,像无数卷展开的书简,“我师父说那里有个老渡夫,三百年前在渡口撑船,专送回乡的残兵,船桨上刻着每个乘客的名字,后来他把自己的名字也刻了上去,说这样就不算独来独往了。”
阿芷的两生草转向东北,草尖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个小坑,坑里的水影里映出条悠悠的船,船头立着个戴斗笠的身影,船桨划过水面,荡起的涟漪里浮着无数个模糊的名字。
吴仙握紧了念归幡,幡面上望乡渡的星纹正亮着,那光芒带着水汽的温润,像浸了晨露的船歌。他知道,那个老渡夫定是把所有的牵挂都刻进了船桨里,每一道刻痕都藏着归期,等潮涨潮落时,就一字字地浮上来。
守书台的风还在竹丛里绕,卷着那些没抄完的字的影子往东北飘,像是老书吏没停住的笔,在为他们引路。台边的细竹还在往石台倾斜,竹叶上的水珠滴落在砚台里,溅起的墨花轻轻颤,像在催着:“走吧,再往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