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笙崖·管凝魂

笛芽的清越气还沾着袖角,吴仙顺着念归幡亮得发烫的星纹往云崖走,风里的古笛气渐散,漫开古笙独有的浑厚气——不是新笙的浮响,是老紫竹浸了五百年云魂的凝实,落在身上像覆了层薄竹绒,指尖一触,能摸到绒里藏的沉,比笛涧的亮少了四分清,多了四分稳。

攀过嵌着老藤的石阶,眼前的云崖突然展开片平整的石坪,石坪中央立着座半塌的竹制笙台。台架的紫竹杆断了三根,杆上爬着灰褐色的枯藤,风一吹,藤条就往下坠,缠在台心那架老笙上——笙身是深紫的老竹色,十九根笙管断了七根,剩下的管身裂着细缝,缝里嵌着干硬的云尘,像结了层灰紫的壳;笙斗上刻的“笙”字缺了下半“生”的横画,刻痕里积着枯竹灰,不是台架的藤屑,是笙气僵了的滞——笙旁斜倚着把旧笙钥,钥身弯了弧度,钥柄沾着点暗紫的笙漆,一碰就碎成细粒,露出底下发脆的竹芯,连“笙”字的竖画都蒙着云尘,吹口气就扬起淡紫的烟。

崖壁上刻着行深痕:“笙承管韵,气载和声”,刻痕被云霜浸得发暗,爬着灰绿的地衣。云风“呼呼”地扫过石坪,卷起的云尘砸在笙管上,只传出“闷闷”的浊响,像被尘堵了气的魂,连半分浑厚都透不出来。

吴仙握着念归幡踏上笙台,竹架“吱呀”欲裂,幡尖突然往老笙的笙斗探——笙斗里飘着淡紫的雾,雾里裹的笙灰带着极重的沉,是“笙”字灵缩在笙腔深处,影边绕着缠人的竹丝,像被云尘粘住了,动一下都带起串细碎的竹渣,连笛芽布包的清魂气都渗不进,只剩团发暗的虚影,见幡尖靠近,竟往笙腔更窄的管缝里钻。

他蹲到老笙旁,指尖刚挨着笙斗——凉得像浸了云霜,却比竹架多了点韧,是老紫竹没散尽的管凝气。念归幡贴着笙斗晃了晃,幡面映出团淡紫的影:“笙”字灵蜷在笙腔的竹缝里,影上沾着云尘,连动一下都带着“沙沙”的蹭响,见他伸手,竟用竹丝把自己缠得更紧,像怕被沉气压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