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鹤鹿云月
第89章 萨祭文和怯甘文(第3页)
而最令人感到困惑和无奈的是,同一个符号在不同的地域所表达的含义居然完全不同,就仿佛它们来自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般。
不仅如此,就在这段动荡不安的时期里,一些萨满竟然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新的符号来。
这些新符号的涌现非但未能缓解人们对于萨祭文理解上的困难,反而使得整个局面愈发扑朔迷离,让本已复杂难懂的萨祭文变得更加晦涩艰深。
最终,由于文字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大量珍贵的萨满经文不断流失。
渐渐地,除了北域之外的其他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对萨满产生了误解和偏见。
他们认为萨满不过是一群毫无文化底蕴的神棍而已,而北域更是被视为一片没有文字传承的蛮荒之地,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也统统被打上了野蛮人的标签。
然而,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所有人都对北域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之际,怯甘人异军突起统一了北域各族。
他们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勇气,果断地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文字。
为了避免重蹈萨祭文那种一字多义让人看不懂的覆辙,当时制定规则时可谓矫枉过正,他们规定每一个字都只能拥有唯一确定的意思。
可惜事与愿违,这样过于严格的限制虽然有效地杜绝了歧义的产生,但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怯甘文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能力。
于是乎,那些描绘北域壮丽风光如广袤无垠的草原、一望无际的沙漠以及高耸入云的雪山等美景的优美诗歌,由于难以用文字准确传达其深刻内涵,只能通过人们代代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于世。
毕竟用文字一写就立马乱套了,十句话的诗歌写出来估计变成三十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