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夏口回响,匠心承命(第3页)


 或许,他会找到那位心思缜密、擅长调配各种缓燃、速燃火药引信的“火药师傅”,


 只让他负责研制几种燃烧速度稳定、作用时间精确到“息”的引信,


 并进行反复测试,却绝不点破这些引信将引爆何物。


 格物工坊内部,本就实行着极其严格的分级和保密制度。


 这些核心工匠,可能常年累月都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着看似毫不相干的研究和制造,


 彼此之间甚至都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工作内容。


 只有石秀,作为这个秘密工坊的总负责人,才能将这些分散的部件和技术整合起来,最终拼凑出完整的“杀器”。


 我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夏口那个隐秘的角落,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灯火彻夜不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奇异的味道


 ——硫磺的刺鼻、松香的清冽、硝石的微涩、金属淬火的焦糊、药草熬煮的浓郁……


 工匠们埋头苦干,神情专注而紧张。


 石秀则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幽灵,穿梭于各个工序之间,


 时而仔细检查原料的纯度,时而反复测试半成品的性能,


 时而与工匠低声讨论着某个技术难点,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每一次小规模的试制,都必定是在最严密的防护下进行。


 或许是在深夜的某个绝对安全的试验场,或许是在特制的、加固过的密室内。


 每一次意外的炸响,每一次失败的燃烧,都会让所有人的心悬到嗓子眼,但紧接着,又是更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九阳引火膏”的粘稠度如何控制?


 怎样才能让它遇水不灭反而燃烧更旺?


 封装的陶罐或皮囊如何在投掷或箭矢撞击时恰到好处地破裂,而不是提前失效?


 “霹雳子”的黑火药配比如何达到最佳平衡点?


 外壳的强度要如何设计,才能在内部压力达到临界点时瞬间爆裂,而不是变成一个闷响的“哑弹”?


 引信的延迟时间和可靠性如何保证万无一失?


 这些难题,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石秀和他的团队肩上。


 但正是这些挑战,更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创造力。


 他们手中的,是主公的信任,是改变战局的希望,更是他们毕生所学的用武之地!


 想到这里,我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夏口的回响,虽远隔数百里,却仿佛就在耳边。


 那不仅仅是工坊里的叮当声、炉火的呼啸声,更是忠诚与智慧的共鸣,是匠心承载使命的誓言。


 石秀,元直,拜托你们了。


 将这跨越千年的智慧火种,在这汉末的乱世中,锻造成足以焚毁敌焰、震慑强虏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