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公瑾疑虑,子敬斡旋(第2页)
周瑜眉头紧锁,显然我的话触动了他,但他依然坚持己见:
“陆参军此言差矣!曹操固然是大敌,但刘备亦非善类!
今日我等放任其壮大,他日他若反噬江东,岂非比曹操更为可虑?
荆南之地,虽有长江相隔,然水道相通,一旦刘备羽翼丰满,顺江东下,亦可直逼我腹心!
此非远忧,乃肘腋之患!”
他向前走了几步,声音更加激昂:
“与其养虎为患,不如趁其羽翼未丰,将其牢牢控制在股掌之间!
南郡,绝不可轻与!荆南四郡,亦当徐图之!”
周瑜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决断力和掌控欲,也代表了江东内部相当一部分鹰派将领的想法。
孙权听着,眼神闪烁,显然内心也在激烈地斗争。
这时,一直沉默的鲁肃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温和却充满了力量:
“都督此言,虽出于公心,然恕肃不敢苟同。”
他先是对周瑜拱了拱手,随即转向孙权,恳切地说道:
“主公,都督所虑,乃刘备坐大之后患。
然我等今日若将刘备逼迫太甚,使其走投无路,其后果恐怕更为直接,更为严重!”
鲁肃加重了语气:
“玄德公兵败当阳,携民渡江,仁义之名已深入人心。
赤壁一战,其虽兵力不如我军,亦出力甚多。
若战后我等非但不予安抚,反而处处相逼,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江东?
荆襄士人本就心向刘备者众,若我等失信于天下,人心离散,岂非自毁长城?”
“更何况,”
鲁肃继续说道,
“刘备麾下关、张皆虎熊之将,孔明亦非易与之辈。
若当真将其逼入绝境,狗急尚且跳墙,何况枭雄乎?
届时其若不顾一切,与我江东反目,甚至……甚至铤而走险,暗通曹操,我江东岂非腹背受敌?
此等风险,远比让其据有荆南更为可怕!”
鲁肃的这番话,可谓是切中要害。
他没有过多纠缠于“未来威胁”,而是将“现实风险”摆在了孙权面前
——逼反刘备的直接后果,可能比放任其发展更为严重。
周瑜脸色微变,显然鲁肃的话让他无法完全反驳,但他仍旧冷声道:
“子敬未免危言耸听!刘备区区数万残兵,何足惧哉?若其当真不识时务,我江东大军旦夕可灭之!”
“都督!”
鲁肃提高了声音,神色急切,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孙刘联盟,乃抗曹之基石,岂可因一时意气而轻言刀兵?
若内战一起,无论胜负,皆是亲者痛,仇者快!曹操必坐收渔利!主公三思啊!”
鲁肃说完,深深一揖,神情恳切至极。
帐内再次陷入了沉默。
孙权的目光在周瑜、鲁肃和我之间来回移动,手指敲击案几的频率越来越快,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挣扎。
周瑜的担忧,代表了对未来风险的警惕和对自身实力的自信。
鲁肃的劝谏,则代表了对现实风险的规避和对联盟大局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