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公瑾疑虑,子敬斡旋(第3页)
而我的提议,则试图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明白,现在是关键时刻,必须再加一把火。
我再次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主公,都督,先生。
昭以为,今日之议,关键不在于刘备是否可信,而在于如何将刘备这股力量,置于对我江东最有利之位置。”
“南郡乃江防要地,绝不可失,此乃底线。
然强留刘备于南郡附近,无异于卧榻之侧,置一猛虎,日夜提防,耗费心力。
放其去荆南,看似纵虎归山,实则有三利。”
“一者,解南郡之围,使我江东可专心经营江北防线,应对曹操。
二者,以荆南之偏远疲敝,足以消耗刘备大量精力,使其短期内无力他顾,更遑论威胁江东。
三者,长江天险,并非虚设。
只要我江东水师强盛,牢牢掌控长江水域,刘备纵有雄兵百万,亦难渡江。
我等只需扼守江口要隘,便可高枕无忧。”
我顿了顿,加重语气:
“此乃以地利制衡之策。
与其日夜忧心其反噬,不如划定界限,严加防范,使其虽有壮大之机,却无威胁江东之力。
待日后曹贼削平,天下大定,再图荆襄不迟。”
我的这番话,没有回避刘备可能坐大的风险,而是提出了具体的制衡策略
——利用长江天险进行地理隔离和军事压制。
这显然比单纯的“养虎为患”论更具说服力。
周瑜的眉头依然紧锁,但眼神中的敌意似乎稍减,开始认真思考我的话。
孙权的目光则变得深邃起来,手指停止了敲击。
鲁肃见状,立刻补充道:
“子明所言甚是!长江天险,乃我江东立国之本!
只要水师在手,何惧刘备?主公,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以荆南四郡换取联盟稳固,并暂时解除肘腋之患,实乃上策!”
孙权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公瑾,子敬,子明……你们之言,孤都听进去了。
此事,关乎江东百年大计,亦关乎孙刘联盟之前途,不可不慎。”
他站起身,踱了几步,最终停在地图前,目光落在荆南四郡那片广袤的土地上。
“容孤……再思量一日。”他挥了挥手,“今日暂且议到这里。”
虽然孙权没有立刻拍板,但我能感觉到,天平已经开始向我的方案倾斜。
周瑜的疑虑虽重,但在鲁肃的力挺和我的“地利制衡”论面前,也并非无懈可击。
孙权作为雄主,更看重的是现实利益和风险的平衡。
走出帅帐,阳光有些刺眼。
我与鲁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公瑾的疑虑,子敬的斡旋……这场围绕着荆州归属的博弈,远比史书上记载的“借荆州”要复杂得多。
而我,正身处这漩涡的中心,用我的智慧和对未来的洞察力,努力地引导着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