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通用原子国际(下)(第2页)
偶尔有测试运行的轻轨列车,其外形流线型且没有可见的车轮,它们在轨道上发出低沉的能量嗡鸣,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滑过,带起一阵源自极致速度的狂野风浪,卷起地面细微的尘埃。列车的车窗上,闪烁着反光,模糊地映照出下方这座正在诞生的城市。
即便在地面和低空层,人类工人的数量依旧是占大多数,那些位于高层结构、深层地下或复杂内部空间等难以触及的地方,还是得由无处不在、高效精确的自动化力量主导。在这些高耸的建筑结构之间,甚至在楼体的侧面、顶部,以及内部的管线井里,无数形态各异的工程无人机正在忙碌。它们并非简单的飞行器,而是高度专业化的自动化机器人。
它们有的像巨型多关节机械臂,精准地抓取并吊装重型结构构件,将其在空中精确对接到位;有的像集群的金属昆虫,在复杂的内部空间进行精密的布线、管道安装或结构检测,它们协同工作,犹如一个智能的蜂群一般分工明确。
还有的无人机表面闪烁着扫描或定位的光束,那是高精度传感器在工作,它们在人类难以企及的高度、深度和危险环境中,进行着高效的数据采集、结构评估和任务执行,确保每一处细节都符合设计标准。
沿着宽阔得有些空旷的城市道路,无人货车组成的队列如同数字化的河流,源源不断地、有条不紊地流淌而过。这些货车设计前卫,外形流畅,表面光滑,采用了流线型设计,有效降低风阻。它们的车厢上,醒目地印有巨大的“通用原子国际”企业Logo。
它们没有驾驶室,没有任何可见的驾驶员,只有载满各种各样建筑材料的货厢——巨大的结构梁、卷曲的光缆、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外墙板、甚至是一些封装在特殊容器里的、用于合成材料的液体或气体。它们通过高精度卫星定位和城市智能物流系统引导,严格按照预设的路线和时间表行驶,整个物流过程精确到秒,高效得令人惊叹,分毫不差,体现着极致的效率与控制。
再往更远一些的地方望去,越过正在建设的区域,远处,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已经完工的大型公寓楼群。它们并非简单的方形盒子,而是拥有复杂流线型外立面设计的、外墙上嵌入了巨型可编程显示屏幕的紧凑住房单元。
这些公寓楼密集地排列在一起,直插云霄,形成一片垂直的森林。楼与楼之间还建有空中廊桥或管道相连,那不仅是通道,更是未来的公共空间或物流管道,预示着未来高密度、立体化、垂直生活模式的到来。
再向城市中心区域望去,那里是这座“未来之城”的心脏所在——专门为城市中心打造的大型商业区和写字楼群,其体量更是惊人,设计大胆而充满想象力。它们并非单一的办公空间,更是通用原子国际展示其技术实力和商业野心的新地标。
它们的设计更加激进,甚至将空中轻轨的站点与写字楼的内部空间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模糊了交通与建筑的界限。大楼表面同样覆盖了各种可以编程显示、甚至能够与城市网络互动的巨型屏幕,即使在白天,也能隐约看到其下隐藏的、类似血管般跳动的数字纹理,那是城市数据流的具象化,也是公司的宣传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