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联军的胜利(上)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凌晨四点时分,埃及陆军部队的战靴终于踏遍了阿什杜德的每一寸土地,宣告着这座战略港口城市的完全占领。他们获得了渴望已久的、能够支撑整个南线战役继续推进的大型深水港口,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注入了新的血液。

 

当太阳那温暖的光芒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为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镀上一层金色时,源源不断的物资,便如同潮水般开始从海面上那些等待已久的货轮上,运抵港口。

 

其中最先被卸下的,主要是那些在之前激烈战斗中损耗较多、急需补充的vt-4主战坦克与vn-17步兵战车,它们将迅速被补充到前线部队,以维持进攻的势头。

 

以色列的失败,并非仅仅源于陆地战场的溃败,其海上力量的覆灭,早已为其最终的结局埋下了伏笔。由于此前,以色列北部的海法,这座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被一枚两万吨当量的核弹夷为平地,绝大部分停泊在海法海军基地的以色列海军舰队,几乎都在那场末日般的核爆中被瞬间抹杀殆尽,化为扭曲的金属残骸沉入海底。

 

紧接着,战争爆发初期,埃及陆军又在西奈半岛,以一种出其不意的闪电战,奇袭了以色列南部的红海港口埃拉特,致使埃拉特海军基地在措手不及之下,失去了港口内的所有舰艇。那些曾经是以色列海军骄傲的战舰,不是在突袭中被击沉,就是因为港口被占而被迫投降,最终被俘获。

 

也就是说,开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以色列便损失了近九成的海军部队,这支曾经在地中海东岸拥有一定威慑力的海上力量,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彻底覆灭,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对埃及那漫长而脆弱的海上运输线路进行任何有效的打击。

 

虽然仍有部分来自南欧“主动派”控制国家的货船为以色列运送最后的援助物资,但所有从巴尔干半岛运往以色列的货船,都是由这些提供援助的欧洲国家海军进行有限的护航。

 

本着不扩大战火、避免与欧洲国家发生直接冲突的初衷,埃及海军也没有选择对这些运输船队进行干预。然而,此刻,随着阿什杜德——以色列最后一个大型海港的失守,这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彻底将这个国家推入了完全的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