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新的市场

有了母亲丁盼云的牵线搭桥,再加上样品确实出色,王慧,对陆青阳带来的毛呢大衣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她拿着样品反复查看,爱不释手。

“小陆啊,不瞒你说,你设计的这大衣,款式、面料、做工,真是没得挑,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王慧主任放下大衣,语气却带上了一丝顾虑,“但是……正因为它们这么好,成本高,定价肯定就低不了,咱们百货大楼的顾客虽然比别处消费能力强些,但一下子接受这么……这么新颖又价格偏高的款式,我还是有点担心销路,这好东西,要是因为价格高,积压在仓库里,那就太可惜了。”

王慧的担忧非常现实。

她认可产品,但作为采购负责人,她必须对销售业绩负责,担心高端款式在普遍追求朴实、消费观念尚未完全放开的环境下会“叫好不叫座”。

陆青阳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理解王慧的顾虑。

他语气沉稳地分析道:“王阿姨,您的担心非常在理,不过,我这衣服的价格不高,大伙儿都可以接受。”

陆青阳报了一个价格,简直把王慧都惊呆了。

这么好的质量,价格却并不是很高,只要十九块九。

“那行,我给你安排一个柜面,就卖这些大衣,先试试看。”

“行!”

……

货很快就送到了百货大楼,王慧主任也守信地安排在了相对显眼的位置。

然而,情况却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火爆。

崭新的柜台前,偶尔有人驻足,远远地看着那几件挂着的呢子大衣,眼中流露出惊艳和喜爱,但真正上前询问或触摸的人却寥寥无几。

“妈,你看那大衣,真精神!”一个年轻姑娘小声对母亲说。

“看看就行了,十九块九呢!够家里两个月菜钱了,再说,这样式是不是太……扎眼了点?”母亲拉着女儿快步走开。

类似的对话在不断上演。

售货员小张起初还热情地介绍:“同志,看看大衣吗?穗城来的新产品,质量好着呢!”

但换来的多是警惕的打量和快速的摇头。

几天下来,一件都没卖出去,小张心里也郁闷坏了,对着隔壁柜台的同事嘀咕:

“这么好的东西,价钱也实在,怎么就没识货的人呢?”

确实,如今的消费环境依旧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