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命运的抉择
“你是说……蜀军看似五路北伐,只恐是虚张声势,轻吴人之心?”
曹丕吃了一惊,忍不住站起来:“蜀军若顺江而下,直达建业……”
司马懿凝重点头道:“若被刘备尽占江南,又有两川之地。蜀军士气大盛,那五路军亦可由虚变实,则中原危矣!”
曹丕吓得手指一抖,葡萄酒洒了出来,急问道:“若如此,该如何是好?”
自己刚当上魏王,华歆昨日才建议准备再进一步,就遇到如此严峻的局面?
司马懿叹道:“鄢陵侯妻舅今在江东,可差人送家书报信。就怕江东有防备,群龙无首,也难挡蜀军。”
“莫非天意乎?”曹丕颓然坐下,一向最爱的葡萄酒也不香了。
司马懿也只能低头沉默,若眼前之人不是曹丕,他是绝不会说出蜀军阴谋的。
毕竟司马氏世食汉禄,家父去年咽气之时,还担忧曹氏有篡逆之心,恐汉祚断绝。
我伏膺儒教,学的是仁义礼智信。
又在陆浑山拜胡昭为师,苦学兵法韬略,立志拨乱反正,报效朝廷。
奈何生不逢时,天子为曹操挟持,北方被曹军占领,当年若非被曹操所逼,绝不会为曹家效力。
念在与曹丕多年交情的份上,只能尽力而为,一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
却说鄢陵侯曹彰,字子文,为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二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
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因自言“好为将”,面生黄须,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成年后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率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
汉中之战曹操召曹彰助战,可惜兵至长安之时战事结束,遂封越骑将军,留守长安。
曹彰本以为凭借关中之地,定能大展拳脚,一展抱负,如霍去病那般收取河西,兵出祁连,封狼居胥。
却不想此一别竟是永别,曹操回中原短短一年时间便病逝,形势急转直下。
原本曹操重病,曹彰以为急召自己返回洛阳,是为辅佐曹植继位。
谁知才出发,便闻曹丕在洛阳即位,未知情况如何,只好暂时在潼关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