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七月锦鲤
第356章 自己做主(第2页)
她这话提的显然就是宁三老爷的事,覃乐瑶听了也是冷笑摇头。
福姐在三房院虽然是糊涂,到底没有死的罪过,覃乐瑶一直憋闷恼恨。
宁三爷已经一把年纪了,这样伤天害理,被人家拿住把柄也是活该。
自家做出这授人以柄的事情,回头还要怪这个怪那个,就更加令人恶心。
“京查就在眼前,咱们府里本就招摇,还出了这样的事,把国公爷也气得要命。若不是亲叔叔,真是不应该管他,若不是朝廷的律法惩戒,也未必肯放在心上悔改。事到如今倒是好,京师里头谁不知咱们家里混账?”
玉墨见覃乐瑶真的动气,故意岔开了话题,给她讲起了别的新闻。
“咱们府里三老爷的案子,都察院已按下去了,三房的事本就不与咱们相关,奶奶也不必生气。这京师里头闹得最凶的,就不是这种捕风捉影案子。前两天听二门上的婆子说,京查的时候爆出来,有个户部主事的挪用内帑,叫嚷的最是热闹。平日总听人家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做官的贪得都是民脂民膏。谁知户部的这个官,竟然贪到了万岁爷的头上去,您说可笑不可笑?”
这桩事情别说是覃乐瑶,就连梨月这几天在外头跑,都听市井人说过。
皇宫里头万岁爷的内库,就称作是内帑,而户部的国库则是外库。
内帑中的金银也是老百姓缴纳的税款,只不过怎么花由万岁爷说了算。
犯案的是户部管转运的提举官,由掌管内帑的小太监发觉,这才暴露了。
先是发给了刑部与大理寺去查,由于事关内廷,司礼监也拉进去会审。
这小官乃是今年的新科进士,才做了几个月的提举官,就犯了这大的事。
如今闹得京城人尽皆知,只怕他的祖坟上都冒黑气了。
覃乐瑶倒是不甚关心,喝完汤羹,又夹了几筷豆腐。
“这案子倒是听哥嫂家人说起过,万岁爷很是震怒,只不过不关咱们宁国府的事,也就没仔细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