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89章 朝廷(第3页)

 “恐怕真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我大明大厦倾覆的时刻了。”

 李平安一脸严肃地说道。

 “不可能!”

 “李小子,你这不完全是危言耸听吗?”

 “我大明富有四海,这士绅才几个人?”

 “还能把我大明的土地全部占了?”

 “你这是欺负我们都不会算账啊!”

 听李平安这么说,蓝玉第一个就不服了。

 作为常年行军打仗的武将,大明大部分地方他都去过。

 像西北和东北,堪称是地广人稀。

 士绅才几个人?

 就能把大明的土地全部占完?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认同。

 他们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大明官员的数量是一定的。

 勋贵方面,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爵位,数量变化也不会很大。

 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虽然也可以免除名下的赋税和徭役。

 但是这些人能占多少的土地?

 更何况,他们又不能保证子孙后代一直可以获得功名。

 只要没有功名护身,立刻和平民无异。

 该赋税赋税,该服役服役。

 至于宗室子弟那就更可笑了。

 就算让他们放开了生,天家子弟能增加到什么地步?

 我大明的良田,居然会被士绅全部占完?

 李小子的这个担心,不能说是杞人忧天,但最起码一个小题大做是跑不了了。

 “怎么?”

 “你们不相信?”

 “看来你们是低估了人性的贪婪和趋利避害的本能啊!”

 李平安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李小子此话何解?”

 李善长一脸认真地问道。

 其他人也纷纷竖起了耳朵。

 就连朱元璋都不例外!

 虽然李小子说这话时候的语气比较嘲讽,但是朱元璋也知道,这个时候也往往是李小子他发表真知烁见的时候。

 多少利国利民的建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的?

 这个时候要是不认真听,岂不是和自己和大明过不去?

 至于李小子语气中的嘲讽嘛…

 他就一小屁孩儿。

 咱老汉贵为大明天子,难道连还要和个孩子一般见识吗?

 “既然你老李问了,那本公子就给你说一下。”

 “如果你是一个农民,需要给官府交四成的收入作为赋税。”

 “但是你只要把你名下的田以两成的代价,投献到拥有免税特权的士绅手里。”

 “这样你立马就省了两成的支出,那个士绅则凭空多了两成的收入。”

 “你说换了你,你干不干?”

 李平安随口问道。

 “干!傻子才不干呢!”

 “舅舅说得对!傻子才不干呢!”

 话音刚落,蓝玉就猛地一拍大腿。

 常茂也在一旁连连附和。。

 这也太特么赚了吧?

 什么也不用干,凭空就多了两成的租子!

 还不用花钱买那些农民的土地。

 这买卖划算啊!

 李小子/李先生脑瓜就是灵!

 俺/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

 有钱不赚王八蛋。

 俺老蓝/我常茂回去就试试!

 可惜。

 蓝玉和常茂的兴高采烈和其他人的反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他俩也终于察觉到了不对,纷纷安静下来。

 方家小院,居然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

 太可怕了!

 如果有人真得按李小子说的做,农民和士绅全部得利。

 唯一受损失的只有朝廷。

 倘若真得人人如此,那大明可真得会陷入无税可收的地步啊!

 “李小子,果真会如此吗?”

 朱元璋颤声问道。

 “怎么不会?”

 “大家都是人,谁又不会比谁傻多少。”

 “即便一时反应不过来,那么看到有聪明人这么做,难道还不会群起效仿吗?”

 方云一脸淡定得说道。

 事实上,从嘉靖年间开始,大明民间就投献成风。

 不要说中进士了。

 只要你能考上举人,立刻有人带着所有身家投献为奴。

 做奴才虽然名声上不好听,但是到手的却是实打实的实惠。

 更何况还可以选择不为奴仆只是投降土地,只不过抽成方面会略微偏高。

 士绅们什么也不用做,凭空就多了好多的油水。

 唯一吃亏的,恐怕只有大明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