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90章 太可恶了

 “李小子,如果一切真如你所说,那这些投献的人就不担心自己的家产被吞掉吗?”

 李善长想了一下说道。?0?4?7^0-w·h′l/y..~c!o-m¨

 “对啊李小子,这些人投降就是为了占便宜。如果这些官绅直接把他们的家产都吞了。那这些人岂不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这世上应该不会有这么傻的人吧?”

 朱元璋也及时补充道。

 不管是投献的百姓还是接受投献的士绅,都存了占便宜的心思。

 既然如此,那就有黑吃黑的可能。。

 “「人老精,马老滑」,说得就是你们俩啊!”

 “老李头、老朱头,你俩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

 “如果真得发生大规模的投献风潮,你们刚才说的事情的确会发生。”

 李平安点了点头,表示十分认同朱元璋和李善长的说法。

 所谓的投献,就是拿着自己的家产献给他们要投奔的士绅。

 既然如此,那家产的转让手续肯定都是十分正规,要去当地官府备案的。

 否则就算这个士绅的地位再怎么高,也不能空口白牙说这片土地是他的吧?

 卖身为奴就更进一步了。

 不仅家产,就连投降的人也是士绅的了。

 这个同样是要去官府履行手续的。

 但是这样就给投献者留下了一定的风险。

 那既然从法理上来说,投降的家产都是士绅的了。

 给不给你分成就全看士绅有没有良心。

 既然都混到投献和卖身为奴了,那肯定没啥资本和士绅叫板了。

 倘若遇见一个心黑手狠的士绅,那这个投献的财产就真成他的了。

 这样的事,在明朝中后期的投献风潮里时有发生。

 闹出人命的也不止一两起。

 “李先生,这么做的话的确风险太大。为了区区几成的赋税,就要冒着失去全部身家的风险,不划算啊。”

 “是啊李小子,这世上应给没有这么傻的人吧?26”

 “四哥和舅舅说得对!”

 朱棣和蓝玉、常茂也在一旁附和道。

 “你们想多了,即便如此,投献还是会成风的。这里面有两点原因。”

 “第一,士绅也不是傻子。黑心的是有,但绝对是少数。竭泽而渔对于他们来说,远不及细水长流来得长远稳妥。”

 “更何况大部分士绅也不是祖祖辈辈都能拥有不纳税不附役的特权,总是要顾及一下自己的名声。”

 “另外一个就是,即便这个事情会发生,只要不是百分之百,总会有人以为自己是幸运的那个。”

 李平安向众人解释道。

 事实上,拥有免税特权的大多数是拥有功名的读书人。

 和勋贵、宗室相比,这些人多少还是要顾及一下自己在士林中和当地的声望,凡事也不敢做得太过分。*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勋贵、宗室不同,读书人的特权可是不会世袭的。

 一旦子孙后代没有考中,那立刻就恢复了平民的身份。

 如果上一代在乡里之间积怨过多,那一定会报复在没有功名的后代身上。

 更何况如果自己的仇家再出几个举人、进士什么的,那自己一门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防止这个反噬自身,读书人在投献方面大多做得还算厚道,不会干出黑吃黑的事情来。

 不过也有例外!

 明朝中后期,那些占据庙堂的顶级文臣就不那么厚道了。

 一来无需他们自己亲自出手,他们的远房亲朋甚至家里的奴仆就把这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给办了。

 一旦出事,马上就是一出大明版的临时工事.件。

 另一方面,这些人身居要职,又大多主持过科举。

 门生故吏无数!

 即便自己身故,留下的余荫也足够庇护他的子孙后代了。

 这些人里,最出名的就是以斗到了大奸臣严嵩闻名的嘉靖、隆庆两朝内阁首辅徐阶了。

 嘉靖二年,徐阶以探花及第的身份被授翰林院编修时,松江府徐家只有良田五十亩。

 可是隆庆二年,徐阶以当朝首辅、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身份致仕时,徐家所占的良田已经高达四十万亩!

 足足是原来的八千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