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91章 死路一条(第2页)

 开战之前除了制定一个大的目标以外,都会付与大将充分的战略自主权,绝不越级指挥。

 像后世某微操大师那样,在千里之外命令某个连的机枪阵地前移五十米的操作实属罕见!

 “其实各地官府也差不多,每天都要面临很多预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事事都禀报朝廷,然后走流程由户部拨银子的话,恐怕黄花菜也凉了。”

 李平安向众人解释道。

 实际上,一地主官要面对的突发事 jian不仅不比一军统帅要少,很可能还要更加繁琐和紧急。

 比如某地突发洪水,掌印官员就需要第一时间来安顿灾民。

 要是走流程等户部拨银子粮草,那恐怕等这些物资到了这个掌印官员手里,这些灾民也早早饿死了。

 “原来如此,可是李小子,留在地方的这些火耗除了应急,还能干些什么?”

 李善长虚心请教道。*如\蚊?王. `吾\错/内_容\

 “那事情可就多了。”

 “本公子前天就说过,钱是英雄胆。其实对于各地主政的官员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充足的预算那是什么也玩不转的。”

 “更何况本公子已经分析过了,我大明的官员之所以贪墨银子,就是手里没钱,无法完成朝廷布置的考核。”

 “所以火耗留在当地官员手里,除了应付突发事jian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两点。”

 “一是给官员配齐属下和助手,免得他们顾东顾不了西。”

 “二是用来给百姓付钱。”

 “摊丁入亩之后,除了兵役之外,官府役使百姓都是要给酬劳的。”

 “这笔酬劳就可以从截流的火耗里出。”

 李平安点头说道。

 “可是李小子,这个截流的火耗比例如何确定?”

 李善长问出了心中最后的问题。

 “这个就要废点工夫,细细总结了。”

 “不过好在如果要实行火耗截流,肯定要先确定充公的火耗比例。”

 “圣上完全可以在确定充公比例的同时,总结一下各地官府的花费,先大致确定一个截流的范围,然后每年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了。”

 李平安点头说道。

 “李小子,是不是我大明做到了这几点,就可以确保官员不再贪墨了?”

 朱元璋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

 他来找李平安问计,一是为了确定郭桓到底贪墨了多少粮饷以及他们贪墨粮饷的手段。

 这个已经被李小子完美解决。

 另一个就是如何避免官吏们贪墨了。

 结果这小子居然说官吏贪墨是被咱老汉给逼得?

 最后还举了什么当官儿的要办事、要吃饭,还有什么层次需求来解释。

 绕来绕去都快把咱老汉给绕晕了。

 得出的结论就是俩字儿——

 打钱!

 现在咱老汉如果都按李小子的意见做了,那么官吏是不是就不会贪墨了?

 听了朱元璋的话,李平安在脑子里把这几天的措施都捋了一遍。

 “如果当今圣上真得采取了提高商税、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和火耗截流这五招的话,不论是地方官府还是中枢衙门都不再缺钱了。”

 “那么朝廷再提高官吏们的待遇,使他们不必为生计发愁。”

 “然后将官员胥吏的私俸和官府衙门的公费分开,不至于公私不分。”

 “将属下和助手配齐,不至于官吏权力过大已经忙不过来。”

 “最后再适当延长假期,或者由朝廷把他们的妻儿父母接到身边,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再加上大写数字、借贷记账、火耗归公、定期宣讲这一系列方法。”

 “这样多管齐下,应该就会收到奇效了。”

 “不过还有一点,配套的严刑峻法要跟上。”

 “我大明善待官吏,并不是像大怂一样要养那么多散官,而是为了让他们好好为老百姓服务。”

 “如果他们还是懒政或者贪墨,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李平安十分肯定他的方法肯定没有问题。

 只是他有注意到,自己每说一条,朱元璋的脸色都难堪一分。

 没办法,这都是从他肋条上扒钱啊!

 对于勤俭惯了的洪武大帝,自然心疼无比。

 只有李平安说到严刑峻法的时候,朱元璋才面色松快了一些。

 这个主意才附和咱老汉的心思嘛!

 光吃饭不干活?

 门儿都没有!

 等这几个章程落实了,咱老汉马上叫锦衣卫和三法司加大监管力度。

 咱要让那些人知道,大明朝的饭,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那李先生,如果这样做了的话,我大明就没有官吏贪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