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102章大改(第2页)

 “李小子,你说的「白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没有理会李平安字写得好坏,直入主题。

 身为大明的掌舵人,他知道一个人字写得再好,也不过是可以做到提升个人修为。

 对江山社稷没有半点用处!

 要不然北宋的徽宗赵佶也不会被金兵掳到塞外挑牵羊舞了。

 但是全民普法,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孰轻孰重,他老朱还是门儿清的。

 “白话就是大白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市井之言。”

 “本公子觉得,以后大明的律法应该放弃文言文,改用白话来书写。”

 李平安解释道。

 “市井之言?那也太粗鄙了吧!”

 一听这个建议,吴琳顿时皱起了眉头。

 身为一个还要亲身给自己家刷墙的大明高级官员,吴琳可没少和市井之徒打交道。

 自然知道所谓的市井之言是什么样子。

 每次听到这些话,吴琳都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捂住。

 …

 可是现在李小友居然建议以后的大明律法都是用这种语言来书写?

 天!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啊!

 其他人也纷纷复合,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你们都理解错了。`比¢奇_中¢雯?惘¨ ′耕?欣.蕞/全·”

 “我说的市井之言,不是那种骂大街的语言,而是那种能让市井之徒和平民百姓都能听懂的语言。”

 “说白了,就是以后的律法都要说人话!”

 李平安自然知道这些人在担心什么,耐心解释道。

 “李小友,你的意思是现在的大明律法说的都不是人话?”

 “对啊!李小友有点言过其实了吧?”

 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了李善长和宋濂的不满。

 他俩可是《大明律》的正副总编纂。

 《大明律》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他们精心琢磨过的。

 现在这个李小子居然说自己编出来的律法不说人话。

 这也太侮辱人吧?

 当着这么多人抽自己的老脸吗?

 这还能忍?

 “那是自然。”

 “编纂律法的官员都饱读诗书,身为正副总编篡的han国公和诚意伯更是学贯古今。”

 “若是论文学修养,恐怕整个大明都没有人能超过他们。”

 李平安实话实说道。

 几句话顿时说得李善长和宋濂转怒为喜,飘飘欲仙。

 要不是周围还有自己的上级和同僚,恨不得大笑三声,夸李平安说得对。

 “可是恩公,这不说明让这些大儒编纂《大明律》是正确的?”

 朱标忍不住出言问道。

 恩公一会儿说《大明律》里说的不是人话,一会儿又把这些编纂的文学素养夸赞得举世无双。

 这不自相矛盾吗?

 其他人也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李平安。

 李平安摇了摇头说道:

 “本来是对的。”

 “但是坏就坏在这帮人犯了文人的老毛病,喜欢显摆自己!”

 “每一条律法都恨不得骈三韵四引经据典。”

 “他们觉得这样做才能显得自己才识渊博。”

 “殊不知完全是本末倒置,加大了百姓理解律法的难度。”

 “所以本公子才说他们错了!”

 “所以本公子才说他们错了!”

 李平安对着众人侃侃而谈。

 在明朝,类似于现在大白话的市井之言早已经形成,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甚至达官贵人在日常交谈也使用的是白话。

 但是书写的时候,依旧是原本的文言文,讲究对仗工整和格律。

 并且越是正式的场合,越是讲究!。

 经过上千年的语言演变,文言文和白话文几乎快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

 想要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最起码也需要秀才极其以上的学历。

 考虑到洪武年间的识字率,这就是个天方夜谭。

 可是《大明律》全部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而且都是大文人写成的。

 别说大字不适一个的普通百姓,就是读过几年书的童生也未必能准确理解其中的意思。

 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大明律法普及难度以及老百姓熟悉律法的难度。

 “没错!”

 “李小子这话说得没错。”

 “确实应该用百姓听得懂的话来书写。”

 刚刚被茹太素奏疏折磨得欲生欲死的朱元璋第一个出言赞同。

 朱标也频频点头,觉得李平安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朱老大人所言极是!”

 “俺老蓝早就觉得那帮文人一天到晚装模作样,尽说一些俺听不懂的话。真是可恶!”

 “舅舅说得对!”

 “……”

 看到大明的一号和二号人物都表示认可了,其他人自然一片附和的声音。

 只有李善长和宋濂略显尴尬地对视了一眼。

 原来大明律法不能普及度罪魁祸首居然是咱哥俩啊?

 得!

 回去以后赶紧写一封认罪的奏疏吧!

 “李先生,那是不是改成白话,就能普及我大明律法了?”

 安庆公主娇笑着说道,刚才发现李平安私藏仕女图的不快一扫而空。

 李先生简直是太棒了!

 不仅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症结所在,而且立刻就有了解决的方法。

 简直就是世间第一奇男子啊!

 不仅是安庆公主,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甚至已经准备返回宫中之后,第一时间组织人手把《大明律》从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不!”

 “仅仅是这条,还是无法保证我大明律法的推广和普及。”

 李平安神色严肃地说道。

 什么?

 还不行?

 这下所有人再次震惊了。

 在他们认知里,只要把这个翻译成白话,不就所有人都看懂了吗?

 为什么在李小子/李先生/李恩公这里还是不行?

 “李小友,为何不行啊?”

 作为《大明律》的副总编纂和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宋濂对于推进全民普法可是非常上心的。

 顾不得刚被李平安打脸,出言问道。

 “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无聊啊!”

 “你想想,就算把《大明律》从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但是任然是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

 “除了三法司的官吏和地方官员,谁愿意看这个?”

 “老蓝,我问你,换了你你看吗?”

 李平安扭头向站在一旁的蓝玉问道。

 “俺舅舅自然不会看的!”

 蓝玉还没有说话,站在他一边的常茂就抢先回答道。

 其他人也频频点头。

 这律法实在是太无聊了。

 谁闲着没事儿看这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