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102章大改(第3页)

 “可这如何是好?律法本来就很枯燥啊。”

 “李大人所言极是。虽然老夫不精通律法,但是想来要精通一事一物必须要钻研。既然是需要钻研的东西,那必然在常人眼里是枯燥的。”

 “两位大人所言极是,李某也是这么想的。”

 李善长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虑,罗复仁和李如同也出声附和。

 其他人也基本是这个态度。

 世间万事万物,如果深入了解,那肯定不会有趣。 更何况是律法这种严肃的东西。

 就算是从文言文变成了大白话,也不过是形式上发生了改变,其核心是不会变的。

 “哈哈哈!”

 “所以啊!本公子说你们这些人太书呆子气了!”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你们脱离群众太久了。”

 “每天在天上飘着,从不顾及百姓的想法,都不知道老百姓想知道些啥。”

 李平安笑着说道。

 “李小友此言差矣!吾等饱读圣贤之书,就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不顾及百姓了?”

 “老夫为官十数年,自问敬职敬责。不论是上官还是同僚交代的事情都完成的分毫不差,怎么就书呆子了?”

 “对啊!恩公这句话有些过了吧。”

 “……”

 李平安话一出口,立刻遭到了李善长和宋濂、吴琳的集火攻击。

 甚至连他的重视脑残粉太子朱标都觉得李恩公说得话过于夸大。

 像 han国公和诚意伯这些人为官是是有光宗耀祖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儒家出身的官员,更有匡扶天下救济百姓的心思。

 过了!

 恩公的话太过了!

 “呵呵!”

 “怎么?你们还不服气吗?”

 “一提到律法,你们就觉得严肃无比,需要字斟句酌小心对待。”

 “但是对于百姓而言,最想知道的其实是他们什么行为会犯罪。”

 “违反了大明律法之后,又要遭到什么样的处罚。”

 “只要你们能把这两件事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大家,那差不多我大明的法制普及工作才可以推行下去。”

 “否则就是白干。”

 李平安悠哉悠哉地对着众人说道。

 众人心中顿时一动。

 朱元璋更是感觉自己灵感突发,一丝若有若无的想法萦绕在心头,差一点就可以成型了。

 “还望恩公赐教!”

 朱标恳切地说道,同时在心中暗自感慨!

 恩公果然是恩公,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而且看恩公的言语,应该在心中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法。

 果然是能这无所不能啊!

 “其实也简单,就是从众多卷宗之中,选出最具要代表性的案例。”

 “然后把这些已经审判过的案例用大白话以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判例为骨,润色为肉。这样一来,自然比干巴巴的讲律法条纹要好得多。”

 李平安笑着说道。

 “李小友,那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李善长想了一下问道。

 “简单。”

 李平安笑着说道:“比如盗窃案、弓长女干案、杀人案,零零总总,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典型案例,就用大白话写下来......”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贼人在某公子家破门而入,并且不仅主人允许擅自动了别人的私产,被官府缉拿归案。”

 “按照我大明律法,这些人中主犯要怎么判,从犯要怎么判。众人的结局都是如何”

 “这些前因后果都要写下来,并且越详细越好。”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判例中的犯罪行为相符。”

 “另外这些判例写得越曲折越离奇越刺.激越好!”

 “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百姓来了解大明律法。

 李平安一边解释,一边内涵了一下朱元璋他们刚才的行为。

 不过包括朱元璋在内,所有人头没有理会,反而在仔细体味李平安的方法是否可行。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要是干巴巴地说些律法条纹,那没几个人愿意听下去。

 但是使用案例就不同了。

 这哪里是学习律法啊?

 这分明是听人说书啊!

 况且由三法司精选出来的判例,绝对曲折无比,肯定能吸引百姓的注意力。

 要知道洪武年间老百姓的娱乐项目可是少得可怜。

 每天闲下来除了吃完睡觉,就是打孩子造娃娃了。

 这要是有如此离奇的法制故事出现,那肯定是火爆至极!

 说不定到时候都不用官府可以宣传,百姓自发地就宣扬出去了。

 这样大明律法不就普及了吗?

 简直就是润物细无声啊!

 朱元璋更是两眼放光!

 这可是能名垂青史的大好事啊!

 做好了,自己这个李小子口中的千古一帝就更近一步了。

 他已经下定举行,所有的案例有三法司初选,自己掌握最后的裁定权。

 咱老汉一定要把《大明律》做成古今中外第一法典!

 所有人都沉浸在李平安的提议中,只有蓝玉和常茂两个人脸上露出了一丝邪魅的笑容。 两人对视也一眼,顿时把对方的想法心领神会。

 蓝玉:大外甥,舅舅想啥你清楚不?

 常茂:当然清楚,是不是把那0.0些调戏妇女、逼良为女昌和弓长女干的大案子多写一点。

 蓝玉:那是自然!下面该做些什么不用俺这个当舅舅的教你了吧?

 常茂:不用不用,外甥俺一个人就搞得定!

 蓝玉:明白意思就好,那一切就看你的了。去吧!进击的大外甥!

 “咳咳!”

 “李先生,关于如何推广俺大明律法,俺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常茂咳嗽了一声,站出来说道。

 刚一开口,满堂皆惊!

 天!

 开平郡王嫡长子,鄂国公常茂居然要对我大明的普法工作提意见了?

 在场的人谁不知道,虽然打小被常遇春和蓝玉两大明将耳提命面,但是常茂并没有继承两个人的军事天赋。

 要他猛打猛冲没问题,要他统帅千军万马就不行了。

 要不是投胎好,按照常茂的本事,顶多就是一个军中百户。

 说白了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

 常茂甚至一度成为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一反动观念的有效反证。

 他居然要对文官的事儿提意见?

 这日头是打西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