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128章 龙头(第3页)

 尽管这笔保管费也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账局不仅戒备森严,还聘请了不少武林高手和军余子弟。

 把钱放在他们那里,可比在自己家合算多了。

 因此有不少人选择把银两放在账局之中。

 账局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是到了李小子这里一切居然都反了!

 他不仅要负责储户银两的安全,还要给这些储户支付利息。

 李小子这究竟是做买卖还是开善堂?

 咱老汉投进洪门里的银子不会都打了水漂吧?

 不仅只朱元璋,其他人也露出了不解的神色,纷纷劝说李平安行事要慎重。

 看着这几个人的样子,李平安一股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要说老朱头他们几个虽然明面上的官职不高,但是能被洪武大帝委以重任,那在大明朝也绝对是人中龙凤一般都存在了。

 没想到这个后世连小学生都知道的金融知识,他们都不清楚。

 看在他们是自己合作伙伴的份上,自己还是给他们说道说道吧。

 “我说老朱头,你们不必如此惊慌。”

 “本公子说的是储存够固定年限的人,才会支付给他们利息。”

 “不够一定年限的人,该收取保管费用还是要收到。”

 “只不过抽水会比市面上的账局低一点。”

 “也算是咱们洪门开业大酬宾吧!”

 李平安笑嘻嘻地解释道。

 按照他的设想,每一个来票号存钱的储户,票号都会和他们签订一份合同,约定一个储存的时限。

 这个时限以三年为界限。

 三年以上的储户,都会给予一定的利息。

 时间越长,利息越高。

 但是三年以下的储户不仅不给利息,还会向他们收取保管费。

 储存的时间越短,收取的费用越高。

 那些约定随时可能提现的活期储户,收取的费用和外面的账局平齐。

 正好储存三年的储户既没有利息,也没有保管费。

 如果储户想要违反合同提前取钱,除了收取保管费以外,票号还会向他们另外收取一部分违约金。

 这个合同要是放到了后世的银行,分分钟被老百姓骂到破产。

 但是在大明,这就是善举啊!

 李平安已经可以预见,自己票号开张以后,那些地主老财哭着喊着求自己办理超长期存折的情行。

 毕竟这种躺在被窝里就可以钱生钱的机会,整个大明可就自己这独一份儿啊!

 “可是李小友,即便如此,你这个什么票号和账局相比也是亏多转少。”

 “而且还是存的越多,存的越长,你赔的越多。”

 “长此以往,你还拿什么来支持洪门公司的长远发展?”

 李善长也忍不住问道。

 他可是长期主管大明的后勤和财务,对生意一道并不陌生。

 再加上自己也投入了不少真金白银,由不到他不上心。

 其他人也频频点头,认为李善长问得对!

 “老李头,这你就不用担心了。”

 “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咱们在吸纳储户方面损失的钱,都可以从其他方面十倍百倍地赚回来!”

 李平安信心十足地说道。

 “恩公,请问怎么弥补这个损失呢?”

 朱标心中一动,出言问道。

 不过是管理国家还是管理公司,最重要的是财政平衡。

 所以身为大明储君,朱标对李平安的经营之道也十分感兴趣。

 “很简单,除了保管费,洪门票号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赚钱。”

 李平安信心十足地说道。

 四个?

 听到李平安的说辞,朱元璋和李善长他们对视了一眼。

 在这些人心里,除了把这些钱拿出来放高利贷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盈利模式了。

 没想到李小子一下就比自己多出来三个。

 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这么大?

 李小子的脑袋就这么灵光?

 “还望李小友赐教!”

 宋濂代表其他人请教道。

 “其实这几个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

 看到宋濂的态度这么温和,李平安也没有保留。

 “你看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钱币非常混乱。”

 “各地铸造的银子成色不一。”

 “好的雪花银,含银量近乎十成。差的豆面银含银量只有八成半。”

 “市面上流通的各色杂银,含银量介乎两者之间。价.值难以恒定。”

 “铜钱也是一样!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从南宋重宝到洪武通宝应有尽有。这些铜钱制作水平不一样,含铜量也不一样。”

 “再加上民间富户私自铸造的铜钱,那就更加复杂了。”

 “这就造成了老百姓用钱交易极为麻烦,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

 “本来当今圣上发行的大明宝钞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你们也知道,圣上和朝中的各位大臣还不如革达子有经济头脑,直接就把宝钞给干废了。”

 “虽然本公子献上了货币锚定之法,但是推广普及,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在这个时间内,我洪门票号可以按照市场行情给百姓和商户兑换银两、铜钱和宝钞。”

 “保证童叟无欺,价格公道。但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这是票号的第一个盈利之道。”

 李平安点头说道。

 他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把钱庄的方法给提前了。

 不过在洪武年间,也是一个了不得的创举。

 “不错!不错!李小友这个方法确实

不错。”

 “虽然和折色火耗差不多,但是由李小友运营的话,想必价钱会更加公道。”

 “恩公果然好主意啊!既赚了钱又解决了百姓的难题。妙哉妙哉!”

 “……”

 听了李平安的建议后,其他几个人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他们也知道民间货币混乱的情况,但是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虽然官府在收取赋税的时候,会重新熔铸这些银钱。

 但是一年也就两次,而且手续十分繁琐。

 如果洪门票号愿意干这个,倒是真的利国利民。

 所有人里,只有朱元璋面色发青。

 好你个李小子!

 说啥不好,还偏偏把咱宝钞的事儿单独拿出来说一遍。

 你小子这是要反复鞭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