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139章 稳重

 “好!既然你这么说,那本公子倒要考校你一番!”

 “郭守敬,本公子听说你有五绝——天文、地理、水利和历法、算学。-6′妖`墈*书,旺- ?冕^费-越^犊?”

 “前四个费时费力,一时之间不能比拼出结果。”

 “不如你我各出一道算学题,比一比胜负。”

 “郭守敬,你敢吗?”。

 李平安对着郭守敬说道。

 “先生,不可啊!太史公浸淫算学一道数十载,早就是此间大家。先生万不可轻视啊!”

 “是啊李小友,太史公在算学一道早已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小友万万不可以己之短-攻其之长啊!”

 “……”

 听到李平安居然要和郭守敬比试算学,李如同和李善长顿时劝解道。

 有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郭守敬能以「五绝」享誉天下七十载,岂是浪得虚名之辈?

 特别是李善长,他当初为了更好地管理朱元璋的后勤,可是真跟郭守敬学习过算学,算是他的半个学生。

 只不过郭守敬一直以自己给蒙元朝廷效过力为耻,所以就把帮助李善长当成了自己的赎罪之举。

 因此才没有收李善长为徒,只是同施耐庵和罗贯中一样,保持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但是郭守敬在算学一道上有多厉害,李善长可是心知肚明。

 所以他才觉得李平安就是再怎么厉害,在算学一道上也未必赢得了郭守敬。

 “呵呵呵呵!”

 “笑话!居然有人敢和老朽比试算学?”

 “自从七十年前,老朽凭借一己之力战胜了那些西域的色目人,就没有敢在老朽面前提这个要/求。”

 听到李平安居然要和自己比试算学,郭守敬忍不住仰天大笑,好像碰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

 要知道他虽然以「五绝」闻名于世,但最擅长的其实是数学。

 因为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水利和历法,都离不开数学运算。

 只不过大多数人只注重历法和水利这种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才忽视了郭守敬在数学上的造诣。

 其实和祖冲之一样,后世的科学家之所以用郭守敬的名字来命名月球后面的环形山,至少有一半是因为他在数学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当初为了捍卫汉人对华夏天文历法的制定,郭守敬以一己之力,击败了对钦天监志在必得的色目人。

 当时世界的数学大家,全部集中在阿拉伯和伊狼一带。

 给蒙元革达子效力的色目人,也大多数是来自这两个地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

 郭守敬可以以一人之力击败色目人的轮番挑战,可以说已经站在了当时世界数学界的巅峰!

 是堪称不败的存在。

 “小子,你居然想和老朽比试算学?”

 “老朽倒是想问问你,你有没有这个向老朽挑战的资格?”

 “我来问你几个简单的问题,你答得上来,才有资格向老朽挑战。”

 “小子,用绳子测量井底深度你会吗?泰山有多高?黄河之水有多少沙子你会算吗?”

 “勾股定理你知不知道?”

 郭守敬摸着自己没剩多少的胡子问道。

 一顿话顿时听得李如同云里雾里的。

 自己是杏林高手,对算学一道并不精通,但是单凭自己老友这个语气,就觉得这几个问题并不像他说得那么简单。

 李如同只是觉得问题不简单,旁边的李善长都快晕过去了。

 他和郭守敬学习过算学,知道这几个问题哪个都不简单。

 随便解开一个,都可以在算学一道上开宗立派。

 当初自己也是求了好久才学到了其中几道题。

 现在太史公一下把这些题都抛出来,这不明摆着为难人吗?

 “呵呵!”

 就在这时,一句熟悉的「呵呵」声响起。

 李小友这把稳了!

 李善长刚想打个圆场,就听见李平安熟悉的呵呵声,顿时心中大定,同时同情地看了郭守敬一眼。

 太史公,别怪老兄弟没提醒你。

 今天你要载啊!

 “切!本公子当是什么啊?不过是当初白玉京中用来给儿童开蒙的算学题。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

 李平安一脸不屑地说道。^2

.八~墈^书¨蛧? ?首-发′

 “荒谬!大言不惭!”

 听到李平安说这些题居然是用来教小孩儿的,郭守敬顿时大怒!

 这些题,哪个不是算学大家们智慧的结晶?

 只有悟性极佳的天才,才会被传授这几道题的解法。

 自己因为天资卓绝,才会被恩师们传授了这么多题和解法,从来开启了自己的算学之道。

 成就了自己的地位。

 结果到了这个黄口小儿之中,居然成了糊弄小孩儿的把戏?

 真是气死老朽了!

 “不服气?”

 “那你给本公子听好了!”

 李平安清了清嗓子,对着郭守敬说道:

 “绳子不知道多长,水井不知道多深。要/求出绳长和水深,就要看其他给出的条件了。”

 “假设是将绳子折三折放入水井还有四尺的剩余。将绳子折四折放入水井,井外还剩一尺。”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元一次方程,只要套入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绳子长三十六尺,水井深八尺。”

 李平安一边说一边结果李如同递来的毛病,在悟道墙上随手把方程写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郭守敬顿时如五雷轰顶一般。

 懵了!

 自己出的难题,居然被这个少年郎轻松破解?

 而且似乎他已经总结出了套路,只要把相关的数字往里一填,就可以自动得到结果。

 可自己这个算学大家,居然看不懂这个套路?

 丢脸!

 简直是太丢脸了!

 “泰山多高这个问题要用山阴来测算。”

 “黄河里头的沙子嘛,这个虽然涉及到了黄河的流速、体积和固定体积里沙子的含量。但是只要实地取些样本,套入公式并不难算。”

 “用前面几道题考我也就罢了,还算你郭守敬有点诚意。”

 “这最后的勾股定理就过分了!”

 “早春秋战国之时,勾股定理就广为流传。西汉之时被张苍和耿寿昌记载于《九章算术》这本书里。”

 “要知道唐朝的时候,《九章算术》可是《算经十书》中的一部,是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

 “几乎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你拿这个出来问我,是看不起本公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