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139章 稳重(第2页)

 一席话,顿时说得郭守敬呆若木鸡。

 隋唐时期的理学和工学是自东周秦汉以来,又一次科学大复兴。

 可是就在华夏科学再做辉煌之际,一场安史之乱打断了这个向上攀升的势头。

 后面的黄巢之乱,更是将隋唐逐渐形成的科学体/系彻底撕成了碎片。

 很多有识之士和经典书籍都散落到了民间。

 特别是经过五代十国政权的频繁更迭。

 这些学者身死道消。

 相关记录和资料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再加上契丹、女真和蒙元这些革达子都不注重教化。

 以至于隋唐时期的教科书都成了各大算学门派的不传之秘。

 实在是另人扼腕叹息!

 这些典故郭守敬自然知道。

 他没想到的是,李平安这么一个少年,不仅对这些事情信手拈来,还可以总结出规律。

 这简直就是鬼才啊!

 就是不知道,他的算学到底能达到什么地步?

 “那……这位小友,河图络书上的九宫格,你可解得?”

 想了一会儿,郭守敬决定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像他这种人,最敬佩的不是一个人的权势和地位,而是他的知识和智慧。

 现在见李平安轻易解开了自己所出的难题,顿时对他敬畏了七分。

 称呼也从「小子」变成了「小友」!

 听到「河图洛书」和「九宫格」这七个字,李善长的眉头顿时皱在了一起。

 这河图洛书九宫格,可是蕴含着天地至理啊!

 相传上古时期,在洛阳河边,一只龙首神龟现身于黄河之上,将背上所驮的图书献给了大禹。·白!马_书¢院~ `庚_歆¨醉*哙.

 这就是所谓的「河图洛书」。

 而河图洛书之上记载的就是九宫格。

 大禹就是参悟了九宫格的奥秘,才平定了天下水患。

 这也是「

河图出,天下平;洛书现,河海清」这句谚语的由来。

 现在太史公居然用九宫格来考校李小友,岂止是过分?

 简直都有点老不要脸了!

 “河图洛书?”

 “简单!”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据中央。”

 郭守敬话还没有说完,李平安已经朗声说道。

 在古人眼里蕴藏玄机的河图洛书九宫格,在现代人眼里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

 拿这个出来考试?

 实在有些丢人啊!

 “真……真得解开了。”

 听到这个口诀,郭守敬顿时浑身一振!

 眼前这个少年简直就是个神人啊!

 自己只不过算出了九宫格的规律,他居然连口诀都总结出来了?

 苍天何薄于我?

 要是让老朽早点结识这位小友,吾在算学一途上,自己能少走多少弯路啊!

 “韩.国公,先生这是解出来了?”

 看到没人注意,李如同向李善长小声求证道。

 “我说李太医,你虽然比老夫小几岁,但是也认识太史公不短时间了。李小友要是没有解出这些难题,太史公会这么失态?”

 李善长也压低声音向李如同解释道,同时在心里给李平安竖了一个大拇指。

 李小友——

 牛逼!

 “区区九宫格,不过是一个数字游戏而已。”

 “只要填入九个格子的数字不论横、竖还是斜着加,都等于四十五就行了。”

 “九个数字同时乘以三,也是一样的结果。”

 “一个填数字的游戏,居然被你们这些人敝帚自珍,还说什么只要破解其中的奥秘,就能窥得天机。”

 “简直让本公子笑掉大牙。”

 “那本公子要是拿出多元多次方程,岂不是能可以瞬间改变这世上的一切?”。

 “井底之蛙,可笑可笑!”

 李平安毫不留情地嘲讽道。

 你年纪太大,本公子对你动手肯定是不对的。

 但是指出你在学问一道上的缺陷顺便嘲讽一下,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谁让郭守敬你刚才那么嚣张呢?

 本公子这么做就是想告诉你——

 做人不能太嚣张啊!

 “先生,什么是多元多次方程式?”

 “还望先生告知啊!”

 “只要先生愿意,老朽愿意立刻拜先生为师!”

 谁知郭守敬根本没有在意李平安言谈中的嘲讽之意,而是十分认真地请教道。

 目光之中,还透露出三分狂热的神情!

 “想入我门?”

 “那得看你有没有资格。”

 李平安一边说,一边在悟道墙上画了一幅图。

 “研究学问,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你作为当世的算学大家,东汉三国时孙吴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想必你是知道的。”

 “但是这个勾股扩方图,你就不知道了。”

 “只要你能破解这个勾股扩方图,本公子就答应收你为徒。”

 画完之后,李平安对郭守敬说道。

 噗通!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郭守敬已经一个健步窜到了悟道墙边,手指点点画画,嘴里也念念有词,开始对着墙上的勾股扩方图开始了验算。

 本来以为自己在算学一道上已经达到了极限。

 没想到自己的所见所学只是冰山一角!

 既然如此,老朽郭守敬,就是拼尽全力,也要拜入先生门下!

 “请将不如激将。”

 “李小友真是好手段啊!”

 见到郭守敬这个样子,李善长已经提前拱手恭喜李平安获得一名个弟子和教书先生。

 “哈哈哈!”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老李头啊!”

 李平安也大笑着说道。

 只不过郭守敬现在已经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李平安和李善长的对话丝毫没有进入他的耳中。

 其实即便郭守敬听到了也不会在意。

 有个大学问家居然算计自己给他当徒弟……

 这天底下还能有这种好事儿?

 “先生,太史公年纪大了。”

 “这么劳心劳力的,他会不会解不出?”

 李如同则有点担心。

 李先生这么厉害,出的数学题太史公不会破解不了吧。

 “不会的。”

 李平安摇摇头,丝毫没有担心。

 要知道历史上的郭守敬可是发明了弧矢割圆术和正确处理三次差内插法的数学大牛。

 一个小小的勾股扩方图根本难不住他。

 自己之所以要刁难他一下,一是挫挫郭守敬的锐气,让他知道在科学之路上没有男女老幼和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凭本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