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武初政觅贤才,老吏逢春献良策

 青州府衙,书房之内。+新,完\本^神′站, \无_错?内`容^ 

 王小武正被一堆小山似的卷宗和账簿搞得头昏脑涨。 

 他宁可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三天三夜,也不愿面对这些密密麻麻,如同鬼画符一般的文字。 

 什么户籍田亩。 

 什么税收条陈。 

 什么仓库盘点。 

 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让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变成了一团浆糊。 

 都头临走前那十二字箴言—— 

 开仓,赈灾。 

 斩恶,安良。 

 均田,免税。 

 言犹在耳,每一个字都重如泰山。 

 可具体怎么做,他却像一只无头苍蝇,完全摸不着门道。 

 开仓……开哪个仓? 

 赈灾……怎么个赈法? 

 这粮食发下去,怎么保证不被那些小吏贪了? 

 均田……这田地都在那些大户手里,怎么个均法? 

 直接抢过来? 

 那不就又乱了套了?” 

 王小武烦躁地抓着头发,感觉自己肩上扛着的已经不是一枚官印,而是一座随时可能将他压垮的大山。 

 他知道,都头信任他,才会将这天大的担子交给他。 

 他绝不能让都头失望! 

 可是,光有忠心和蛮力,治理不了一座城。 

 “不行,我得找个懂行的人来帮忙!”王小武猛地一拍桌子。 

 他想起了都头昨日的举动。 

 都头在军中提拔陈六郎,是因为陈六郎懂兵法。 

 那他要治理青州,也得找个懂政务的“陈六郎”!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那几口积满灰尘的大箱子上。 

 那是从李忠贤的档案库里抄出来的,里面全是青州府下辖各县官员的档案,也就是所谓的“吏部文书”。 

 王小武立刻来了精神,叫上两个亲卫,把箱子抬了过来,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k~u·a¢i¢d!u¨x·s?..c·o^m+ 

 这些文书,大多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废话。 

 王小武耐着性子,一卷一卷地翻看,重点关注那些考评中语焉不详,或是带着些许“贬义”的评语。 

 他如今也算开了窍,知道李忠贤那种人,说谁好,那人八成是他的同党。 

 说谁不好,那人反而可能是个可用之才。 

 翻了将近一个时辰,就在他快要被那些文书上的官样文章催眠的时候,一份来自沅涯县的陈旧档案,吸引了他的注意。 

 “汤大洪,沅涯县令。 

 年五旬有三,进士出身。 

 为人……性情耿直,不善变通,于政务颇有独见,然清高孤傲,不恤人情。” 

 档案的最后,是李忠贤亲笔写下的朱批: 

 “此人食古不化,难堪大用,着,永不升迁。” 

 “不善变通?清高孤傲?” 

 王小武咀嚼着这几个字,眼睛却越来越亮。 

 在李忠贤的官场里,“不善变通”不就是不肯同流合污吗? 

 “清高孤傲”不就是不屑于巴结逢迎吗? 

 “进士出身……懂政务!性情耿直……靠得住!” 

 王小武一拍大腿,就是他了! 

 “来人!” 

 他冲着门外爆喝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