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320章 阶段性成果展示(第3页)
改进工作迅速展开。老赵带着机械组重新设计密钥转盘,将茶岭矿矿工使用的防滑纹路融入转盘边缘;李工与数学家连续三天泡在计算室,用算盘优化算法流程;小张则从苏联进口的微型继电器中寻找降低功耗的灵感。每个深夜,实验室的灯光都会在走廊里拉出长长的影子,与远处电报大楼的信号塔交相辉映。
五、历史节点的技术回响
1960 年 5 月,经过两轮改进的 “60 型 B 款微型密码机” 通过最终验收。新设备增加了盲操作凸点标识,密钥转盘响应速度提升 40%,功耗降低至原来的 75%。在技术鉴定会上,专家们给出高度评价:“这不仅是一台密码机,更是跨领域创新的典范,为特殊环境通信设备研发提供了完整解决方案。”
邮电部的档案显示,“60 型 B 款” 在 1960 年下半年开始批量生产,首批 500 台装备了边防侦察部队和重点矿区。其 “三维嵌套布局”“材料共生防护” 等技术被编入《密码设备设计规范》,成为后续十年国产密码设备的设计蓝本。陈恒在当年的工作总结中写道:“每一条反馈都是技术进步的阶梯,当我们倾听实战的声音,密码机才能真正成为守护通信安全的可靠战友。”
“注:本集内容依据邮电部《1960 年密码技术成果展示档案》(档案编号 Cg-60-20)、陈恒工作日记及参与展示的 28 位技术人员、用户代表访谈实录整理。成果展示中的技术答辩内容、用户反馈意见,参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1950 - 1960 年密码技术应用与改进实录》(档案编号 yj-60-15)。场景细节、人物对话经过历史考据,真实还原 1960 年代密码技术成果展示与改进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