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488章 决裂中的自主觉醒(第2页)

 算法体系的重构同步展开。1963 年 10 月,我方人员将苏联的十进制加密体系,全面替换为五进制:

 基础进制 = 5(藏式算盘上 1 下 4 的延续)

 密钥生成 =(齿轮齿数 x5)+(粮票重量差 x10),结果取末两位

 校验公式 = 藏语颤音时长(秒)x5,与经幡颜色偏移量联动

 这套算法在实战中展现优势:某组 “5mm 齿轮(5)+ 粮票 0.3 克差(3)” 生成密钥 5x5+3x10=55,经 1.2 秒颤音校验(1.2x5=6,55+6=61),与苏联十进制算法相比,加密效率提升 40%,抗干扰能力增强 60%。陈恒在日志中写下对比:“他们的十进制算得快,可算不出 5mm 齿轮在 - 40c的韧性;咱的五进制算得稳,因为每个参数都长在自己的土地上。”

 1963 年 11 月的边境冲突,成为自主系统的试金石。印军启用新的干扰设备,苏方遗留的加密机完全失效,而我方自主齿轮加密机仍稳定运行:

 5mm 模数齿轮的抗干扰能力(可承受 1500v 电压冲击)是 3.2mm 的 2.3 倍

 五进制算法的破译难度(需破解五重关联)是十进制的 3 倍

 藏语颤音的语音加密,使印军监听的错误率从 30% 升至 75%

 战后统计显示,自主系统的故障率(2.7%)远低于苏方系统(8.3%),而维护成本仅为后者的 1/5(大量使用蜂蜡、粮票纤维等低成本材料)。“安德烈说咱的机器‘土气’,” 小李调试设备时笑,“可土气的机器在雪地里不罢工 —— 这就比啥都强。”

 苏方专家的反应体现在解密报告中。1964 年 1 月,列昂诺夫在评估中承认:“共军的 5mm 模数齿轮在低温下表现优于我方 3.2mm 型号,其五进制算法与当地文化(藏语、算盘)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抗干扰能力。” 但他始终无法理解:为何 5mm 这个参数,能同时适配齿轮强度、算盘进制与经幡颜色 —— 这个答案藏在我方人员的生存经验里,是矿洞、粮站、雪山共同写就的技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