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488章 决裂中的自主觉醒(第3页)
心理层面的转变在细节中彰显。1964 年 2 月,我方人员在设备铭牌上,用中文标注 “5mm 模数” 而非俄文 “moдyлb 5mm”,下方刻着藏文 “???????”(意为 “自主”)。陈恒发现,年轻技术员在调试时,不再翻看苏联手册,而是直接参照矿洞的竹筒参数表 —— 这种从 “查手册” 到 “凭经验” 的转变,标志着自主自信的真正建立。
1964 年春,首批全自主加密系统通过验收。系统的核心参数里,能找到矿洞的冻融数据(-25c冷缩 0.03mm)、粮票的纤维密度(18 根 / 厘米)、藏语的颤音频率(15hz),这些源自生存经验的参数,共同构建起不依赖外援的安全体系。当设备启动时,齿轮转动声、算盘碰撞声、藏语播报声形成和声 —— 这是中国密码自主生根的声音。
【注:本集补充齿轮模数变更的具体参数(5mm 与 3.2mm 的对比数据)、五进制算法的实战公式、材料性能的低温测试结果,强化与矿洞竹筒、藏式算盘、藏语颤音的技术联动。新增苏方专家的评估报告片段、我方设备的故障率对比数据,客观展现自主系统的优势,通过 “参数调整 - 算法重构 - 实战验证” 的逻辑,完成从 “技术引进” 到 “自主生根” 的历史闭环,所有细节均符合 1963-1964 年的技术条件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