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493章 模数的海拔修正(第3页)
1 月 30 日,陈恒团队正式将 0.95 毫米定为 “雪山模数”(含 0.015 毫米酥油层的总直径)。这个数值的确定逻辑藏着三重经验:
基础模数 0.92 毫米(平原标准)
海拔修正量 0.03 毫米(实测膨胀值)
酥油补偿量 - 0.00 毫米(动态平衡值)
“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老王用锉刀在齿轮端盖刻下 “0.95”,刻痕深度 0.3 毫米(对应经幡的 0.3 偏移量),“是让齿轮、酥油、高原的气压,像转经筒的轴和筒身一样,找到彼此舒服的间隙。”
2 月 1 日,修正后的 “61 式” 原型机投入实战通信。当印军仍在破解平原参数时,我方已用 0.95 毫米的雪山模数完成 12 次安全传输,每次咬合的声响频率(25hz)与藏语颤音的重颤频率完全一致。某份缴获的印军报告困惑地写道:“共军的齿轮系统在高原表现异常稳定,其润滑方式超出常规军事技术手册范畴。”
陈恒在 2 月总结中,特别标注了酥油与矿洞松脂的成分关联:两者都含 30% 的不饱和脂肪酸,只是松脂的碳链更长(适应矿洞的潮湿),酥油的更短(适应高原的干燥)。“这不是巧合,” 他在扉页写下,“生存环境不同,保护的智慧相通 —— 就像粮票在河南要防霉变,在西藏要防脆化,密码的根,始终扎在脚下的土地里。”
【注:本集补充酥油配比(1:10 松节油)、模数修正的具体测试数据(如 - 25c膨胀 0.01 毫米)、与矿洞竹筒的参数换算关系,强化 “实践修正” 的核心逻辑。通过三天的参数调整过程,展现技术团队的心理博弈与经验传承,齿轮模数的最终数值(0.95 毫米)与前作的粮票厚度、经幡偏移量形成技术呼应,确保历史考据与逻辑闭环的统一。】